眉县坚持党建引领,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通过系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组织建设、人才培育、产业振兴、基层治理等领域多点发力,形成了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生动局面。
强化组织建设,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持续建强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通过阵地提标、机制创新、分类提升三大行动夯实组织根基。实施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程,完成63个村(社区)功能优化,打造集党员活动、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阵地,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以“减负赋能”释放基层活力,清理村级挂牌761块,下沉服务事项47项,建立14项任务清单,让干部轻装上阵。以夺标“四美”红旗村为抓手,通过先进带后进、结对帮扶等方式,推动创建第二批红旗村18个,5个软弱涣散村全面过硬,构建起“强基固本、梯次提升”的组织体系。
强化人才培育,锻造乡村振兴“先锋队伍”。围绕建强推动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打造“育、用、激”三位一体的人才培育体系。以“擂台比武”锤炼实战能力,组织40名村书记围绕“千万工程”、集体经济等主题开展比拼,推动经验共享、思路共谋。实施“后备力量蓄水池”计划,447名青年骨干通过“揭榜挂帅”“轮值主事”参与村级事务,形成人才接续培养链。深化党员先锋行动,2567户党员家庭挂牌亮身份,6477名党员带头助农销售猕猴桃18.8万吨,将“红色力量”转化为助农增收的实际成效。
强化产业升级,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引擎”。聚力打造支撑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构建“党建链”赋能“产业链”的强村富民发展模式。通过“四改五提升”果业革命,实现种植、销售、贮藏全链条精细化管理,带动农户亩均增收500元,2024年全县猕猴桃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创新“支部领办+合作社运营”机制,培育南寨村香菇、槐西村草莓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形成支部牵头、能人带动、群众参与的共富格局。整合2360万元项目资金精准投放,推动64个村级项目落地,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全覆盖”,50万元以上村达18个,走出强村富民新路径。
强化基层治理,绘就乡村振兴“和美画卷”。坚持既塑形又铸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创新“党群同心议事”机制,通过“四会同商”“线上+线下”议事320余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650余件,实现“有事大家议、干群同参与”。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建成城乡一体化集中收集处置体系,完善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的管护机制,以“垃圾不落地”专项行动擦亮乡村底色。深化精神文明创建,组建12支志愿团队开展移风易俗活动80余场,评选“最美家庭”10户,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浸润乡村。
供稿:眉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