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眉县坚持党建引领奋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以组织提质、人才支撑、产业带动、治理提效为抓手,不断增添乡村振兴新色彩,勾勒出乡村振兴美好图景。
突出组织提质导向,厚植乡村振兴“红”底蕴。围绕党员队伍、组织指导等8个方面抓党建、强党建,明确产业美、环境美、治理美、生活美和党建强“四美一强”重点任务41项,建立健全工作定期调度机制,通过召开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双月例会”,在找不足、定举措、鼓干劲中提升党建工作质效。创新工作载体,通过“轮值主事”、揭榜挂帅等方式,进一步建强村干部队伍,首次评选“金牌”村书记10名,全覆盖培训村级后备力量447名,育练一体持续激发村干部队伍活力。
突出人才支撑核心,激活乡村振兴“蓝”引擎。深化“一把手”进高校活动,积极与北京农学院签订县校合作框架协议,开展“2024才聚眉县高校行”招聘活动2期,培育“桃把式”3100余名,组建即食猕猴桃产业联盟等人才集聚平台,10个“猕”才党支部带动各类型人才发挥作用。依托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健全人才返乡创业服务体系,86个村建立返乡人员意愿台账,举办在外成功人士座谈会、“春风就业行动”等招才引才活动30场次,吸引一批“兴农人”返乡创业就业。
突出产业发展纽带,蹚出乡村振兴“绿”路子。全域推广猕猴桃“四改五提升”果业革命,支部带头、合作社经营、农户参与,实施猕猴桃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建成各类冷藏保鲜设施4700座,果品贮藏能力达到30万吨,有效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亩均效益。推进仓储物流、科技创新、品牌营销体系建设等七大工程,引进猕猴桃生产加工营销企业65家,通过举办中国(国际)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开展“眉县猕猴桃中国万里行”宣传推介活动,大幅提升果品附加值,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突出治理效能提升,打造乡村振兴“橙”样板。聚力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持续为基层减负松绑,抓紧制定镇街履职事项清单,开展村级制度牌子清理规范专项整治,清理更换挂牌1126块,让阵地“清牌瘦身”。聚焦基层组织事权“多、杂、乱”问题,规范统一村级便民服务大厅4项制度、47项便民服务事项清单,取消“一票否决”事项2项,印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依法自治事项和不应由基层群众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三个清单”,真正轻“车”壮“马”,让基层干部更有作为。
供稿:眉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