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阳县新池镇的田间屋舍、村头巷尾,一场场充满烟火气的议事协商会正悄然改变着乡村的面貌。从环境整治到产业发展,从矛盾调解到乡风文明,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共商村事。这种接地气、聚民心的议事协商模式,正成为新池镇基层治理的“金钥匙”,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自去年以来,新池镇在县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坚持把议事协商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按照“一年试点示范、两年整体推进、三年巩固提升”的目标,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进基层民主协商,以牛庄村为试点示范,建立科学规范的议事协商流程,依托“1+5+X”议事协商主体,畅通议事渠道,丰富议事形式,实现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提供了样板。
“咱们村的路灯坏了,晚上出行不安全,得赶紧修!”
“村里的垃圾桶经常外溢,清运不及时,路过臭烘烘的,严重影响周围环境和群众的日常生活,希望协调解决一下。”
在牛庄村的“小板凳”议事协商会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村干部一边认真记录,一边现场回应。能解决的当场拍板,暂时解决不了的也给出明确时间表。
这种“小板凳”议事协商会,是新池镇创新基层治理的缩影。镇党委以“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为理念,将议事协商会开到村民家门口,让群众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通过议事协商,村民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还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形成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办”的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推进议事协商全覆盖,新池镇将议事协商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全镇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员,负责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并将其归纳反馈上报,经村级党组织审定并提出议题后,提交村“两委”会议商定,组织村民代表、党员、乡贤、人才库成员等“1+5+X”主体召开议事协商会,研究协商方案,并按要求公示。
“以前有问题不知道找谁,现在网格员天天在村里转,有啥事直接跟他们说,很快就开会商议并解决了。”村民李大爷对网格化协商模式赞不绝口。通过“网格+协商”,实现了问题发现在一线、协商在一线、解决在一线,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被彻底打通。
此外,新池镇还积极探索多元协商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参与基层治理,与辖区企业、社会组织、乡贤等建立联动机制,共同解决乡村发展中的难题。
在坡赵社区的产业发展协商会上,邀请了农业专家、园区负责人和村民代表共同商讨如何发展葡萄特色产业。经过多次协商,村里最终确定了“合作社+园区+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带动了村民增收。
议事协商,议的是群众关切,商的是乡村未来。新池镇通过创新议事协商模式,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有力度、更有深度。如今,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新池大地徐徐展开。未来,新池镇将继续以议事协商为抓手,凝聚民心民智,激发治理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供稿:合阳县新池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