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太白:“软黄金”铺就振兴路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2-27 12:03 作者:王军民

太白县太白河镇东青村位于秦岭南麓,距县城95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285户864人,202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万元。近年来,东青村以林为本大力发展林麝养殖,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旺、乡村美”的康庄大道,2023年被评为全市“四美”红旗村,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134.2万元。

强引领,高举乡村振兴“党建旗”。紧扣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通过党建引领、企业带动、产业赋能,与福建漳州片仔癀签约,成立秦西南林麝专业合作社,打造集林麝养殖、农旅融合、药研基地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特种养殖产业园。2024年面向全村农户重新分配股权,入股217户、股金209万元,实现常住农户全覆盖。2018年至今连续七年分红230万元,群众户均分红10600元。2022年探索村干部报酬与集体经济收益挂钩机制,连续三年拿出7.2万元向村干部兑现奖励,最高年奖励6000元,充分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强人才,培育乡村振兴“弄潮儿”。紧盯林麝产业发展短板特别是“看病难”问题,镇村多次组织干部群众外出学习养殖经验,邀请片仔癀专技人员开展现场培训,由合作社出资6万元,选派技术骨干熊小丽在凤县林麝疫病救治中心跟班培训一年;争取投资171万元建成全市首家林麝医院,在去年春季林麝出血热疫情中挽回经济损失80余万元。目前全村储备林麝养殖等乡土人才13人,培养懂经营、会管理人才6人、后备干部4人,我本人先后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市劳动模范。

强融合,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路”。转变经营方式,采取园区自养+企业寄养+承包租赁+群众饲养的模式,多渠道拓宽增收路。自2018年以来,村合作社累计养殖林麝320头,年均收入80万元;片仔癀在园区寄养209头,每头寄养费3300元,年均60万元;去年投资230万元,维修改造园区基础设施,新招引西安、四川2家客商入驻,现有5家企业年租金收益80万元;带动全村10余户群众利用房前屋后发展林麝产业,养殖大户任维金去年新增林麝50头,收入162万元。通过多渠道壮大产业规模,东青村已成为全县村集体经济经营最好、收益最高、分红最多的“明星村”。

强治理,画好乡村振兴“同心圆”。全面推行社会治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行集体经济分红与村规民约执行无缝挂钩,推动基层治理持续向善向好。2024年,拿出一部分村集体经济收益,发放孝老金23人4600元,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161人8050元、60岁以上老人医疗保险补助147人2940元,发放大学新生奖励金7人6000元,奖励12户镇级美丽庭院户3600元,5户群众被评为全市美丽庭院百优示范户,6户群众被评为全市美丽庭院示范户;对乱搭乱建、乱倒乱扔、不履行集体义务等扣除18户分红2408元,“正面”引导加“负面”制约、“被动”约束变“主动”实践,使乡村治理的“毛细血管”更加畅通活络,这一做法被市县推广运用。

(供稿:太白河镇政府干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