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旬邑:多措并举 助推驻村帮扶共振发力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2-24 15:30 作者:陈方圆 杨军龙

驻村帮扶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旬邑县聚焦提升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改善民生和农村居住环境,积极发挥驻村帮扶关键作用。切实从精准选派、强化管理、完善保障等方面出劲发力,不断提升驻村帮扶工作成效。

精准选派,筑牢帮扶根基。深入帮扶村调研实际情况,紧盯产业发展现状、基础设施短板、文化教育水平以及群众诉求等。依据调研结果,精准匹配驻村干部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和个人特长。对有特色农产品但销售渠道不畅的村庄,选派具有市场营销、电商运营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干部;对于基础设施薄弱、亟待改善交通条件的村庄,选派具有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经验的干部。确保驻村干部迅速融入帮扶村工作,发挥自身优势,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支持。注重优化队伍结构,实现年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搭配不同年龄段的干部,老中青结合,充分发挥老干部经验丰富、中青年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的特点。同时,吸纳不同专业领域的人才,聚焦农业技术、财务管理、法律等方面人才,选派形成综合性强、业务能力全面的帮扶团队。使驻村干部在工作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全方位满足帮扶村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需求。建立帮扶干部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对驻村干部的工作表现、帮扶成效进行评估考核。对于在帮扶工作中表现出色、成效显著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并在后续工作中优先考虑晋升、评优;对于不适应帮扶工作、工作进展缓慢、群众满意度低的干部,及时进行调整替换。通过动态调整,激发驻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确保帮扶工作始终保持高效推进。

强化管理,提升帮扶效能。制定详细的帮扶工作职责清单,明确其在产业发展、基层党建、民生保障、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将帮扶工作任务分解到个人,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加强对驻村干部的日常管理,要求其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纪律,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定期向派出单位和隶属镇街道汇报工作进展情况,通过明确职责、压实责任,确保驻村干部工作有方向、有目标、有动力。定期组织驻村干部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培训内容涵盖党的政策理论、农村工作方法、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邀请专家学者、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进行授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地观摩等多种形式,提高帮扶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鼓励帮扶干部自主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加强培训,使驻村干部成为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更好地为帮扶村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驻村帮扶干部的工作考核,采取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帮扶干部的工作表现,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评先评优、晋升晋级挂钩,对考核优秀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干部进行问责处理,通过严格考核,强化驻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确保帮扶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完善保障,激发帮扶动力。强化落实好驻村干部的生活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等关心关爱政策,确保其驻村期间的生活待遇得到保障;对表现优秀的驻村干部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协调相关部门为驻村干部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资源支持,帮助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政策支持,让驻村干部安心驻村、放心工作。加大对驻村帮扶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帮扶工作,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赠、投资等方式,为帮扶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加强对帮扶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通过充足的资金保障,为帮扶村实施各类项目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加强对驻村干部的人文关怀,让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爱,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了解帮扶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帮扶干部的业余生活,缓解工作压力;建立帮扶干部交流平台,促进帮扶干部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经验分享。通过人文关怀,增强帮扶干部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激发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供稿:旬邑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