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荔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推进“党建+”工作模式,充分释放乡村振兴的组织势能,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聚焦“党建+人才”,提高干部战斗力。举办全县村“一肩挑”干部乡村振兴培训班,采取集中授课、现场观摩、交流经验、专题讨论等形式,有效提升272名“一肩挑”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推动乡村振兴能力水平。以45周岁以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干部为主体,选取思想政治素质好、政治立场坚定、热爱农村工作,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带富能力强的人员进入后备力量队伍。坚持“储优、育强、活用”原则,加强对219名“113”人才、865名村级后备力量的教育管理,实行学历提升、结对帮带、轮岗锻炼、待遇保障、招考招录等措施,培优育强村级后备力量,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为民服务实的“后备队”。
聚焦“党建+产业”,提速经济发展力。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实施大荔县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壮大行动,坚持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十种模式”,探索建立村企联建工作机制,实施组织建设联抓、党员干部联动、实用人才联育、发展项目联推、美丽田园联建“五方联动”,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塑料制品、生物质颗粒等新产业,精心打造两宜镇西高城村高石脆瓜产业园、韦林镇东高村红萝卜基地、安仁镇小坡村冬枣产业园等乡村特色产业带。
聚焦“党建+治理”,提升基层服务力。开展农村“支委包片、党员联户”活动,建立健全党员联户长效管理和服务体系,1144名农村党支部委员包片、7554名农村党员联户,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围绕“抓党建、促发展,抓治理、促提升”的思路,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530余件,不断提高党组织引领下的乡村治理工作水平。东城街道畅家村围绕“抓党建、促发展,抓治理、促提升”的思路,探索出了一条“党建+自治、德治、法治”的“1+3”乡村治理新模式,为“大美大荔共同富裕”注入了新活力;双泉镇相底村创新推行“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大力实施“一核一网四元共治”党建品牌,形成了“一个核心抓引领、一张网络管所有、四元共治相融合”的治理新局面。
供稿:大荔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