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金石村以“一强五好”党支部建设为牵引,坚持“五联”模式促推“产业旺、村容美、文化兴、治理好”,全力打造紫阳特色“山地版”“千万工程”示范村样板。
组织联建,做优兴村富民产业。支部牵引抓首位产业,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基地”经营模式,打造100亩“硒茶文旅”观光示范园,流转500亩土地建设富硒粮蔬种植园区。按照CS标准,改造金石茶叶等三家茶厂。支部抱团抓农旅产业,成立“硒茶文旅”联合党委,与改革、蒿坪等5个相邻村抱团发展农旅产业,拓宽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路径,金石、改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以上,蒿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骨干带动抓特色产业,五名村支委包联农家乐和重点项目,培优扶强乔家大院、硒园农庄、金石荷园3家招牌农家乐。4名村级后备力量在“山野露营地”、农夫集市、休闲垂钓基地、掷球赛场、归园田居、玫瑰花园等农旅项目岗位锻炼。
组团联帮,增添发展成色。13名驻村第一书记组成产业帮扶、就业宣传和富硒资源开发服务3个工作组,为金石村百亩油蔬基地、硒茶文旅观光园建设开展园区管理、技术培训。金石村驻村工作队累计争取鱼塘改扩建、果园建设等4个项目200万元,开展消费帮扶,采购平川村村集体种植的蒿坪河富硒莲藕1250斤,东关村农特产品65箱。
干群联手,扮靓乡村颜值。利用小喇叭、院落会,向群众宣讲“三清四改五化”政策,动员党员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将“僵尸石材厂”改造成占地3000平方米的农夫集市和生态停车场,方便农户售卖农特产品,解决游客停车难题。动员650余人次,出动车辆80余次,清理垃圾30余吨,清理乱搭乱建40余处。采取政府奖补一点、帮扶部门扶持一点、动员农户自筹一点方式,改造提升140户,改厕40户、改厨68户。
内外联动,擦亮文化名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山野绿营地等阵地,开展“我为环保添把力”志愿服务、“书香蒿坪,文化共享”读书会等各类文化活动20余次。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孝义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宣传园、著名作家李春平和王晓芸工作室等文化实践教学点,初步形成集党性教育、实践、研学一体化的主题党日活动基地,吸引省市县100余个机关实地开展活动。承办2024年春节“村晚”全国示范展示活动、2024年全国掷球锦标赛暨全国掷球俱乐部联赛、2024年全国科技文化三下乡活动,举办紫阳县第一届、第二届富硒美食节、安康电视台“乡村振兴又一年”网络直播活动,让游客充分品味“紫阳民歌”“汉调二黄”等本土文化节目的独特魅力。
多元联治,提升治理效能。10名村组干部和驻村干部担任网格员,每人包联35户群众,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综合研判、每周至少入户走访一次,适时召开群众会、院落会,掌握思想动态、收集意见建议、化解邻里矛盾、发现风险隐患苗头、为民代办。推行随手调、组织院落调、规范程序专业调等方式,实现矛盾纠纷化早化小、小化无。建成“一站式”调处化解中心,整合信访接待员、综治专干、联村民警和社会贤达等力量让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解决。开展新民风表彰活动,培育良好村风、民风。
(供稿:紫阳县委组织部 蒿坪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