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永寿县聚焦农村党组织建设,坚持将“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作为巩固深化“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推动农村党建工作攻坚补短、提质增效的一项重点任务,精心谋划安排,高位推动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新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力,凝聚“心”力量。永寿县将“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将作为“书记工程”,紧盯扛牢主责主业,坚持目标导向,抢先抓早争主动。围绕“一强五好”标准,严格按照“村党组织自评、党员群众测评、镇(街道)党(工)委评定、县委组织部抽查复核”的程序,对照行动方案、对表共性问题、对标自身不足,一村一策确定进位方案,详细设定时间表、明确路线图、拧紧责任链。建立现场调度、领导包抓、结对共建、以强带弱、奖优惩劣等五项措施,有效推进分类指导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点上突破与面上提升相促进。
聚焦指导精准化,打开“新”思路。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持续深化“强头雁、促振兴”行动,全覆盖轮训村党组织书记、驻村干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累计培训镇(街道)、村干部5000余人,进一步提高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战本领。坚持“留引并举、量质双增”,实施村党组织书记、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培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696人。深化“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完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三张清单”制度,压紧压实基层党委抓镇促村责任,加大村级阵地建设、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支持力度,促进区域整体提升。
推动落实重效果,提高“薪”收入。始终将提升农村党组织治理能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目标,建立县级领导包抓“薄弱村”工作机制,33名县级领导带头包抓33个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收益“薄弱村”。常态化开展“城乡支部结对共建”,坚持经济强村带弱村、“一类”带“三类”,推动96个村(社区)党支部与机关党支部结成共建关系,17个“三类”村与“一类”村党组织开展结对帮带,实现了抱团发展、转化提升。因地制宜推广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八种模式”“六型策略”,探索形成了集体经济反哺社会“北庄模式”、果蔬大棚产业发展联盟“红色烟庄”、村集体经济自主经营“干堡经验”等,全县6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供稿:永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