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柞水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多措并举壮大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创新思路,落细举措、持续发力,取得较为明显成效。
持续清零消薄培强。全面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形成百万袋木耳示范基地45个、“万袋”以上种植户4186户,木耳生产设施化栽培比重突破70%,行政村覆盖率达80%,2024年春季种植木耳8150万袋。持续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融合,引导村民以入股、出租、合作等方式有偿转让使用权,推进社会资本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户合作与联合,发展乡村旅游共同体,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全县盘活闲置宅基地1239宗,建设生态田园20多个,民宿130余座,打造旅游景点35个,带动30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
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突出联农带农和持续增收机制。创新完善了“六型联结、三七分配”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借袋还耳、借棚还耳”的发展模式,推出了三资股份、租赁分包、产业领养、劳务用工、产品订单、开展服务等六个增收“套餐”。通过引领农户参与产业发展、劳务就业、土地出租、土地或资产资金入股等形式发展产业项目,间接带动农业龙头企业2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89个,家庭农场55个,签订协议务工5528人。
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持续加大集体经济投入力度,充分利用衔接资金,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24年,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产业和建设类项目85个,共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科学编制乡村规划,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结合当地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多重因素,因地制宜科学编制73个实用村庄规划。推广村企、村社、村村联建模式,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走联合发展、抱团发展路子,积极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办法、新对策,在杏坪镇设立集体经济联盟协会,在营盘镇推行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模式,在车家河创新村企联营模式,多形式探索发展新路子,促进集体经济经营效益持续提升。
供稿:柞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