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黄陵县店头镇:党建引领“五治融合”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11-14 12:28 作者:张鹤婷

近年来,黄陵县店头镇党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时代乡村治理理念,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基层组织体系、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全力打造“政治为魂、自治为基、法治为纲、德治为先、数治为辅”的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格局,最大限度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政治为魂,筑牢基层治理根基。持续强化组织领导。店头镇党委强化“一盘棋”思维,推行“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农户”的四位一体组织体系,加强村党组织对村妇联、村团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组织的领导。持续强化党建能力。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书记讲党课、干部素质提升课堂、理论学习中心组等“线下”培训与学习强国、店头先锋微信平台、干部工作群等“线上”课题相结合,不断组织党员学习,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有声。持续强化阵地建设。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分类标准化建设村级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室、综合接待窗口等功能区域,做优群众矛盾纠纷、信访诉求、投诉举报“一站式”服务。

坚持自治为基,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完善基层网格建设。在划分16个村级网格、2个社区网格、31个企业网格基础上,综合考虑行政区划、地域特征、人口密度等因素,将村(社区)、企业网格进一步细化为小网格,并分别绘制网格地图,建立网格基础信息台账。健全居民自治机制。建立“13452”议事协商机制,探索“小院议事”“廊亭谈心”等说事议事机制,严格议事流程,规范决策程序,推动“四议两公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广泛听取和收集民意,制定让村民看得懂、做得到、乐践行的村规民约,出台农村移风易俗“白六条、红六条”,组织村民签订门前三包、防火责任承诺书,让基层治理有制可依、有规可守,让群众真正成为乡村基层治理的“主人翁”。

坚持法治为纲,强化基层治理保障。加强普法宣传教育。通过乡村大喇叭、微信群、悬挂横幅、网格员上门送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设立法律咨询台等形式,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加强政法队伍建设。邀请司法、公安人员在村内建立法律服务联络点,聘请法律顾问,设立治保会18个、人民调解员157名、志愿者治安巡逻队30支,中心户长234人,实现所有村、社区“法治”人员全覆盖。加强矛盾纠纷调处。设立镇村基层矛盾化解“书记办”,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代办领办、坐班值班”等服务制度,每周设立固定接访日,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做到“大小事不出村,有矛盾不上交”。

坚持德治为先,培树基层治理新风。树立“德育”榜样。选树各行各业优秀共产党员,开展先进事迹学习活动,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评选“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典型,营造邻里和睦、婆媳得宜、睦邻友好的村庄新气象。弘扬“德治”新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资源,在节日节点常态化开展尊老爱幼、移风易俗、崇德向善等宣传活动,使德治自律深入人心。培养“德行”队伍。积极探索“党员+志愿者”的联防联动模式,组建星火燎原、杏林博爱等9支志愿队360余人,开展活动36次,提供文明劝导、治安巡逻、安全宣传等志愿服务,着力培育良好乡风民风,充分发挥德治教化治理作用。

坚持数治为辅,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建设数字乡村。积极推进网上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实行“点单+预约”“线上+线下”提供各项便民服务,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水平,用智能化“小程序”解决“大事情”。推进信息共享。积极推广“国家反诈中心”“学习强国”等APP,畅通群众信息获取渠道,依托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实时发布通知、通告、温馨提示、工作信息,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公开,形成“人人知晓、个个监督”的良好局面。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实现全村路口、街道视频监控全覆盖,织密治安防控网,保障辖区居民安全。警务室、群众接待室24小时有值班人员值守,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供稿:黄陵县店头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