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大背景下,西乡县大河镇党委积极探索契合自身特色与优势的发展之路。中药材乌药种植产业以其独特的价值和巨大的潜力,成为大河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关键举措。大河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乌药的生长营造了理想的环境。
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大河镇党委始终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积极谋划,统筹协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镇党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响应国家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号召,深入调研、科学谋划,将乌药种植确定为推动大河镇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党员干部们率先垂范,主动学习乌药种植知识,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决策过程中,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共同商讨乌药种植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通过民主决策,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合力。
多方联动,共促产业繁荣。镇党委、人大代表、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与村民代表紧密合作,共同监督实施乌药种植产业项目。村两委干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乌药种植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驻村工作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理念,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人大代表则充分反映村民的意愿和需求,确保项目实施符合村民的利益。同时,镇级投融资平台——“巴岭云樽”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对接县内外优质资源,积极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为乌药种植提供种苗代购、肥料供应和技术指导等全方位服务,保障了乌药的销售渠道,稳定了市场价格,让村民们吃下了“定心丸”。
产业带动,促进乡村振兴。乌药种植产业的兴起,不仅是一项经济活动,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推手。它为大河镇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首先,产业的兴起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增加。从乌药的种植、田间管理到采收,每个环节都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这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众多就业机会,许多人能够在家乡找到工作,实现了就业和收入的双重增长。同时,这一产业也吸引了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为农村保留了宝贵的人才资源,增强了农村的发展潜力。其次,乌药种植产业的壮大也加强了村集体经济。通过这一产业的发展,村集体能够获得土地流转租金、产业分红等收益。此外,乌药种植产业还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逐渐向特色农业、高效农业转型,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农资供应、农产品加工、物流运输等。农村经济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擦亮品牌,三产融合发展。大河镇对乌药种植产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和热切的期待。镇党委计划持续增强对这一产业的支持,不断优化产业发展规划,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此外,将深化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致力于乌药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与产品开发,以拓展产业链并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注重品牌建设,致力于塑造具有大河镇特色的乌药品牌,从而提升市场知名度和产品美誉度。镇党委、镇政府还将把乌药种植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其他领域紧密结合,促进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兴业态,目标是将乌药种植基地建设成为一个集种植、加工、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