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咸阳: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农村党建全域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10-22 08:57

近年来,咸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部署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开展农村党组织建设“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坚持不懈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推动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得到整体性提升、发生格局性变化,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系统谋划,目标牵引抓推进

结合实际确定“全域提升、全面过硬”的总体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既抓点促面、更标本兼治,在多维度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整体创优。一是紧盯短板谋划。2021年,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硬件不硬、推进不均等现实问题和软件薄弱、力量不足等深层问题,深入调研、反复论证,部署开展“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从政策体系、制度机制、方法路径上进行系统设计,以县带镇、抓镇促村,引导集聚各类资源下沉一线,明确提出用3年时间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域过硬。二是健全工作体系。紧扣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探索形成县委履行责任、党建制度落实、引领乡村振兴、组织创新示范、基层基础保障“五个到位”,镇党委班子、村级组织、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党员人才、基础保障“六个过硬”和村党支部组织设置、班子建设、党员队伍、组织生活、工作运行、经费保障、场所建设“七个达标”的“567”目标体系和责任体系,做到要求精准、重点突出,以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确保任务有效落实。三是优化推进机制。将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结果运用,对工作实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晋升职级。对市级示范镇(街道)奖补10万元,每年选择工作成效好的县、镇召开现场推进会,实地观摩、互学互鉴;实行动态管理、巩固提升机制,优进绌退、形成压力,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整体推进的浓厚氛围。

攻坚补短,聚力赋能夯堡垒

把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作为着力重点,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优化,集中力量、接续用力,切实增强党组织凝聚服务群众能力。一是建强阵地聚人气。实施村级阵地“三年提升”行动,市财政列支4500万元,撬动整合各类资金2亿元,因村制宜、务求实用,新建、改扩建村级阵地734个,全市1845个村级阵地实现全域达标,村级阵地“重引领、有温度、聚人气”的磁场效应持续增强。统一规范村级阵地布置,完善功能、兼容聚合,开展“滥挂牌”问题专项整治,打造运转有力、覆盖广泛、集约高效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精细管理强队伍。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组织部门备案管理、村“两委”成员县级部门资格联审和缺额报备限期补齐等制度,确保动态健全、坚强有力。着眼解决“后备力量不足”问题,建立村级后备力量储备培养机制、储备4113人;实施学历提升工程,资助321名村干部免费入学深造,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达424人、占23%。组织全市1845名村党支部书记赴浙江大学开展“悟思想、学先进、强能力、促振兴”专题轮训,开展“村官大叫板”和驻村干部“五治”强作风、提素质活动,持续提升引领乡村振兴的能力本领。定期开展乡镇领导班子综合研判,动态调整优化,加大镇(街道)机关公务员招录力度,落实“有编必招”要求,既保持班子相对稳定、增强整体功能,又确保工作力量充足、有人干事成事。三是激励约束增动力。拓宽村干部职业发展渠道,近三年从优秀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中招录公务员26名、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名。评选表彰“担当作为好支书”“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优秀驻村工作队员”219名、乡村振兴先进基层党组织21个,差异化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全面落实职务职级并行、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有力提振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同时,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规范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探索镇(街道)纪委监委同村务监督委员会衔接机制,全面推行村“两委”五年规划制度,督促倒逼其规范行权、廉洁高效履职。

多方联动,深度融合促发展

把富民强村、善治善成作为重中之重,发挥组织优势,统筹整合资源,绘就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的和美画卷。一是促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消薄培强”工程,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推进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探索“党建联建、联村共建、村企共建”“党建+创业+金融”等模式,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1912个,“空壳村”实现全部清零、年收入50万元以上村132个、占比7%,带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12879元增长到2023年的16555元,群众心里有底、增收有路,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越来越高。二是促乡土人才培育集聚。实施“人才兴农、人才强农”战略和咸阳籍在外专家人才回归工程,聘请55名院士担任咸阳科技顾问,围绕农业特色产业体系建设开展院士专家县域行、产业行活动10余场,把脉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年均实施农业科技教育、实用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农民超95万人次,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24733人,乡村人才总量不断扩大、素质有效提升。建立“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146家,以站聚才、以才兴产。三是促治理水平优化提升。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推行党员“定岗进网格”,选派1791名村党组织书记担任网格长、5459名村干部、6559名农村有能力党员担任网格员,健全“行政村(村党组织)—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组织体系,提高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加强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村级治理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

供稿:咸阳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