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大荔:“党建+”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10-18 17:03 作者:何璐

近年来,大荔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推进“党建+”工作模式,充分释放乡村振兴的组织势能,更好地把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红色力量融入乡村振兴中,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党建+干部”,锻造乡村振兴“红色头雁”。举办全县“一肩挑”干部乡村振兴培训班,采取“课堂讲授+现场教学”的方式,有效提升272名“一肩挑”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推动乡村振兴能力水平。以45周岁以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干部为主体,采取支部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党委考察的“三荐一考”方式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层层推荐选取思想政治素质好,政治立场坚定,热爱农村工作,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的、带富能力强的进入后备力量队伍。坚持“储优、育强、活用”原则,加强对216名“113”人才、865名村级后备力量的教育管理,实行学历提升、结对帮带、轮岗锻炼、待遇保障、招考招录等措施,培优育强村级后备力量,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为民服务实的“后备队”。

“党建+产业”,凝聚乡村振兴“红色力量”。印发《大荔县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壮大行动实施意见》,出台12条支持政策,用政策红利撬动集体经济发展动能。组建“红色助力团”头雁、产业、培训、营销4个功能小组,累计开展各类助农活动11场次,推动形成“头雁队伍、产业发展、综合能力、产品销售”的良性循环。坚持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十种模式”,探索建立村企联建工作机制,实施组织建设联抓、党员干部联动、实用人才联育、发展项目联推、美丽田园联建“五方联动”,17个镇(街道)与22个企业开展村企联建,依托冬枣、高石脆瓜、黄花菜等产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塑料制品、生物质颗粒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强村带弱村抱团发展、企业带农村产业托管。

“党建+治理”,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开展农村“支委包片、党员联户”活动,建立健全党员联户长效管理和服务体系,1144名农村党支部委员包片、7554名农村党员联户,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党组织引领下的乡村治理工作水平。东城街道畅家村围绕“抓党建、促发展,抓治理、促提升”的思路,以“驿站+网格、服务、发展”为依托,探索出了一条“党建+自治、德治、法治”的“1+3”乡村治理新模式,为“大美大荔共同富裕”注入了新活力;双泉镇相底村创新推行“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大力大力实施“一核一网四元共治”党建品牌,形成了“一个核心抓引领、一张网络管所有、四元共治相融合”的新局面。提升基层治理实效,要在自治、法治、德治上下功夫,确保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供稿:大荔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