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旬邑太村镇:“三聚”赋能
让党建“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硬支撑”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06-24 17:02 作者:陈方圆 蒙路娟 张雯

近年来,旬邑县太村镇坚持党建引领,在抓班子、强队伍、兴产业上持续释放红色动能,在强村富民、兴业活镇上持续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优势,切实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实现了以党建“红色引擎”驱动乡村振兴“多彩发展”。

聚贤引智,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将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激励人才汇聚基层,激活乡土人才作用,倾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持续打好“乡情牌”,深挖镇域资源,鼓励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就业。采取在现任村干部中择优留,在致富带头人中择优选,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择优引等方式,选好选准村级带头人,带领群众共谋发展,合力推进乡村振兴。张海洲是张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也是村民的“主心骨”和致富领路人,他早年在外承包工程,2021年他主动请缨回村任职。上任后,他第一时间结合个人专长,成立了“张家村建筑施工队”,采用“支部+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建成300亩连翘生产基地。投资150万元改造建成一座现代化粮油加工厂,打造了张家村乡土博物馆,又相继建成兴隆堡社员食堂、供销社、敬老抚幼日间照料中心。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突破1.8万元。并充分挖掘村情村史、乡风民俗等乡土文化元素,利用楹联、挂件、铁艺等载体,一点点一件件勾画出“锦绣兴隆堡 幸福张家村”的特色文化符号,既解决了村民务工问题,又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聚势合力,奏响强村富民“奋进曲”。坚持从高处谋划、向实处用力,坚持“微改造”“精提升”理念,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努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深度挖掘农业价值,依托美丽生态环境、古村文化底蕴,推进现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好产业、好风景变成“好钱景”。先后引进宏福鼎食用菌、金麝谷林麝养殖、三水一品养鸡场等龙头企业,打造以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为核心、果蔬种植为基础、休闲农业为特色的产村融合发展新模式。因地制宜实施杏坡村原生态养殖、杜家村水果玉米等3个新增产业项目和张家村油坊二期、杨坪村挂面厂二期2个续建产业项目。整合利用村级闲置适配资源,建成唐家、赵村精品民宿52院,完成库淑兰旧居改造、张家村研学项目规划,实质性加速科技、资金、人才资源要素流向农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聚点调焦,激活干事创业“源头水”。始终把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注重锻炼过硬本领,推动基层干部争做发展“领路人”、群众“主心骨”。加强教育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提升基层干部抓发展、促振兴的能力水平。发挥乡镇干部传帮带作用,协助村党组织书记把方向、定措施、促发展;做好管理工作,建立村干部在岗值班、入户走访等制度,加强评估考核;做好激励工作,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考核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按照相关标准给予奖励。加强对村“两委”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推动乡村振兴主体责任,确保乡村振兴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强化考核问效,将乡村振兴作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细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量化指标,以党建责任落实推动乡村振兴责任落地。

供稿:旬邑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