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网上随意泄露姓名、年龄、学校和家庭地址、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
“不轻易打开奇怪的链接或陌生人发来的邮件。”
……
4月15日,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暨国家安全教育嘉年华现场,西电“网安万里行”实践团队队员、网络工程专业2022级学生孙一凡正在为现场观众科普网络安全知识。
2018年7月23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同组织的“永远跟党走,网安万里行”大学生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迄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00余支实践团队深入基层,累计行程9万公里,把“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理念传递到祖国各地。
增强群众网络安全意识
2018年7月,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年学子组成的50个实践团队共2000余名队员,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奔赴全国各地普及网络安全知识。
在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一中学,实践团队队员罗雨从QQ盗号到简单密码知识,向中学生介绍各种网络安全小知识;
在革命圣地延安,实践团队队员何挡挡带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节选宣传册与网络安全小知识科普展板,向群众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分享隐私安全保护小贴士;
……
实践团队队员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企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科普活动,让基层群众感受到增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意义。
罗雨回忆:“清水县的一位老农拉着我的手说‘娃啊,要不是你们来,我攒了一辈子的钱可能就被一个诈骗电话骗光了’。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网络安全的防线要构筑在每个人的意识里。为群众科普网络安全知识,将个人所学转化为社会价值的成就感,是任何课堂考试都无法给予的。”
历经近7年淬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过“永远跟党走,网安万里行”社会实践项目,探索出一条将红色基因、校史传承与宣传网络安全深度融合的实践育人路径。
2024年,实践团队队员组建的“网信先锋大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科创团体。
在实践中接受红色教育洗礼
2021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在前期社会实践以网络安全知识科普为主的基础上,将教师纳入实践群体,提出开展以“永远跟党走,网安万里行——重走初心之路,寻根九秩西电”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同学们,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我们要牢记共产党员身份,在实践中接受洗礼;牢记西电人身份,走好寻根之路;牢记网信人身份,做祖国网信事业的建设者、宣传队、播种机。”在主题实践团队的行前读书会上,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党委书记张美茹深情寄语学生。
由师生共同组成的30余支实践团队前往浙江嘉兴、陕西蒲城、广西桂林等地,在网络科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红色教育,通过校史寻访等形式,让师生共同感悟红色通信的磅礴力量,筑牢网信人的思想根基。
在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实践团队队员杨利伟担任“一日讲解员”。“开始时有些紧张,但是讲述西电的光辉历史时,我由衷地感受到身为西电人的骄傲与自豪。”杨利伟说。
实践团队队员金嘉玉来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寻访校友故事。她说:“前辈们在艰苦的环境下,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就。作为新时代的西电人,我们要接好前辈的接力棒,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
2024年,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协调多方资源,推动“网安万里行”社会实践品牌的优化升级,聚焦数字浪潮下的网络安全,积极组织“行业探未来”“重走长征路”“青春助振兴”等6个专项活动。
活动中,先后有10名教师、608名学生、167支团队深入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和卫国戍边等领域,在全国各地开展网络安全实战、网络安全行业调研、网络安全知识科普、红色基因传承、网络安全培训等实践活动。
在“行业探未来”专项活动中,师生走进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走访奥联、中兴、科大讯飞等领军企业,调研智慧城市、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安全需求,联合安恒、奇安信等企业开展实习实践。
实践团队队员刘芮彤体会到课堂知识与行业实践的紧密联系。她说:“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安全的科技担当,对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在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的时代,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必须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国良说,“此次实践活动拓宽了学生视野,为广大青年了解社会需求、投身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埋下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