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铜川市科技企业铜川之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之光光电”)传来喜讯:这家由西安邮电大学科研团队创办的企业获得陕西省环境介质痕量污染物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支持。企业将与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合作开展固定源温室气体大量程监测设备研发,攻克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建立地方标准。
之光光电2022年在铜川创办,是“三项改革”西安邮电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自成立以来,该企业专注于将光电子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依靠在高精度气体检测技术方面的积累,配合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完成国家碳监测试点工作,为国家碳监测体系提供了多项创新性解决方案。截至目前,该企业已承担省科技厅厅市联动重点项目、陕西省大气颗粒物与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能力建设项目、铜川市碳监测评估试点项目等多项重大课题。
4月16日,在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之光光电科研团队研发的检测设备正在实时传输精度达十亿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数据。这项历时12年攻关的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在高精度气体检测领域的技术垄断,实现了关键设备的自主可控。
依托秦创原“飞地模式”,之光光电实现快速发展。入驻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仅5个月,之光光电就实现了重大突破。其自主研发的超高精度光声光谱气体检测仪填补了国内空白。
作为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铜川市积极开展“先投后股”试点,创新科技企业引进模式。“我们在秦创原总窗口设立秦创原铜川飞地孵化器,以铜川光电子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动光电子产业梯度发展。目前,该孵化器已入驻18家优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与9家高校院所达成合作,还有一批优质科技成果正在孵化中。”铜川市科技局局长宋鑫介绍。
“‘三项改革’和秦创原的政策支持,是我们把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带到生产线的底气!‘飞地模式’让我们能够研发在西安、生产在铜川,既便于与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之光光电总经理、西安邮电大学副教授梁磊介绍,“我们的设备已应用于国家碳监测试点。铜川成为全国试点城市中首个完成国家总站数据实时联网的城市。”
此次获得陕西省环境介质痕量污染物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支持,对之光光电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该项目旨在攻克当前固定源温室气体监测中的计量难题。
固定源温室气体监测一直是行业痛点。在复杂工业环境下的大量程温室气体监测中,传统设备存在精度不足、响应速度慢等问题。“我们将利用光电子技术开发一套全新监测系统及设备,实现对固定源温室气体的高精度、大量程、实时监测。该监测设备完成研发后,将为未来我国固定源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提供一套解决方案。”梁磊表示。
据了解,之光光电始终保持“两条腿走路”的创新节奏:一方面深耕环境监测主战场,将现有技术推广至全国市场;另一方面前瞻布局医疗检测新领域,计划在3至5年内实现临床医学应用。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在光电子技术应用领域持续突破,让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梁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