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眉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聚焦“医在眉县”品牌建设,通过政治引领与业务融合、攻坚突破与人才培育、作风转变与服务升级,为县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政治引领与业务融合双向发力。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实施“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双轮驱动机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制度,组织党员集中学习120余场次,覆盖医务人员800余人次。在公立医院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院长负责制,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下沉走访”专项行动,成功破解群众就医难题17项,落实检验结果互认、医保即时结算等便民举措70余条。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从管理、医疗水平、基层服务等多方面提升,县域外转诊率下降60%,县镇两级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分别控制在4800元和1600元以内,住院补偿比例提升至64.98%。
攻坚突破与人才培育双线并进。党员骨干牵头攻坚克难,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1个、省级创伤卒中中心3个,推动14项前沿技术落地应用。选派104名内科、外科、急诊科党员骨干医师赴三甲医院跟班学习,针对性补齐基层诊疗短板,招录定向培养大学生村医32名,基层医疗机构高学历人员占比提升至12%。组建15支党员先锋队深入基层开展“红色义诊”行动,举办乡村医生技能培训17期,惠及基层医护人员600人次。
作风转变与服务升级双管齐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医德医风考核评价体系,设立28个院长作风监督电话,强化月度量化考核与评优评先挂钩机制。聘请12名行风监督员,针对药品采购、耗材使用等重点领域开展作风专项督查8轮,整改突出问题158项。推广“一站式”结算、床旁服务等便民举措,优化服务流程13项,门诊患者平均等候时间缩短8分钟,建立群众诉求“接诉即办”闭环机制,实现服务效率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供稿:眉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