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柞水中学依托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围绕“四个明显提升”工作目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输血+造血”双轮驱动模式和“精准+多元”质量提升体系,推动教师梯队从“跟跑”向“领跑”转型,助力教学质量从“稳步”向“跨越”提升。
坚持制度创新+资源整合,在机制保障上统筹发力。建立组团帮扶长效发展机制,与江苏南京高淳高级中学、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形成长期帮扶关系,以南京、西安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学校管理突破,不断完善学校管理章程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借助苏陕协作资金推动学校硬件设施“上新”,改造升级智慧黑板,启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进一步优化学生食宿条件,提升学生归属感与幸福感。
坚持多元驱动+韧性成长,在师生激励上做实做细。加大师生激励力度,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建立“目标考核+过程督导”机制,将高考升学率、课题成果等纳入考核指标,每学期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备课组、优秀教研组、优秀班主任和成长较快的青年教师,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抢抓教育政策红利,用好苏陕协作帮扶项目和资金,积极争取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各方资助,设立教育奖励基金,加大对优秀学生表彰奖励。
坚持深化改革+精准教研,在课堂教学上优化提升。以课堂改革为“主线”,以“两主三驱六度”教学模式为核心,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课堂”,优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推动教师观念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化,助力学生突破“内卷化”困境,实现课堂效率与学生参与度的双提升。邀请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西安铁一中、陕师大附中等学校特级教师、名师到校开展讲座,创新打造“宁商时空课堂”,构建“远端同步、资源共享、实时互动”的跨区域教育协作平台,牵线本校教师与名校教师“同课异构”,促进本校教师更快成长。
坚持人才引育+能力提升,在队伍建设上提质赋能。实施“青蓝携手、薪火相传”行动,创新“1+1+N”导师帮带机制,建立10个“名师工作室”。加强名师互动交流,选派一线教师到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陕师大附中等学校培训交流,培训人次达到学校教师总数的90%。帮扶以来,1名教师成长为陕西省数学特级教师、陕西省数学名师,新增4名陕西省教学能手和7名商洛市教学能手,有20余名青年教师在省市级大赛中获奖,省市级课题研究同比增长16%。
(供稿:柞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