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科教文卫 / 正文
西安工业大学“军民装备信息感知与智能控制”科创团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

加速科技攻关 推动成果转化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1-22 09:37 作者:吕扬 杨飞

1月13日,西安工业大学已放寒假,但学校“军民装备信息感知与智能控制”科创团队实验室里,师生还在全力攻坚“无人驾驶感知数据多维计量方法与评估系统”研究课题,忙得热火朝天。

“项目有时限,科研无假期。现在正是科研最紧张、最辛苦的时候,我们刚好可以利用假期来完成项目。”团队创始人、教授王鹏说。

“无人驾驶感知数据多维计量方法与评估系统”是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该项目针对特定应用场景人车路协同环境下异质节点多模态感知数据可信性评价问题,从异质平台感知数据可信性的内涵、感知数据可信性测评方法入手,重点解决多源异构感知数据模态复杂、可信性评价维度不全面、工程化实时性要求高等关键问题。

该项目将于今年结题。目前,课题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搭建起一个感知数据通用可信性计算平台,实现了感知数据可信性量化、隐私数据分级分类、原始数据质量校验三大功能,打通了感知数据可信性测评等全流程链路。

西安工业大学“军民装备信息感知与智能控制”科创团队创建于2004年,现有硕士、博士研究生75名,本科生7名。20多年来,团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参与研发“车路协同无人驾驶”,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参与研发“青藏铁路冻土监测”,护航“一带一路”路网建设;面向国防现代化需求,投身强军建设重点研发项目,推动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我希望团队每个人都专业过硬,更希望每个人都有能创新、敢钻研、挑重担的勇气。”王鹏说。

依托学校学科特色,该科创团队积极响应国家“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要求,在装备智能测试、可靠分析等领域形成优势。针对某型无人平台的快速精确跟踪难题,团队成员林远强等克服外场实验恶劣环境,完成了资源制约下跟踪模型的性能均衡测试验证,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竞赛奖励2项。近年来,团队多项成果陆续获得国家级科创竞赛奖项。

瞄准前沿科技,不断探索创新,让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2024年7月,团队组建西安鹏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携“工业射线底片高清扫描仪与缺陷检测系统产业化应用”成果入驻秦创原·西安未央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针对当前企业对特种设备、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压力容器、铁路轨道和石油天然气管道等的无损探伤检测底片管理等的迫切需要,该研究突破高质量数字化成像、工艺机理模型构建、焊接质量智能评判等关键技术,开发出国产自主可控的射线底片高清晰成像装备原理样机和缺陷智能化识别软件。目前,研究成果已在延长石油、陕西西宇无损检测有限公司等企业应用。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