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科教文卫 / 正文
在陕西省对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满意度测评中,子长市2023年全省排名第18位,排名提升88个位次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4-09-24 08:56 作者:郝颖

位于子长市秀延河旁的子长市中学(9月18日摄)。受访单位供图

金秋时节,子长市秀延河畔绿意盎然、微风轻拂,学生清脆悦耳的读书声不时传来。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子长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为引领,推进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初显成效。在陕西省对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满意度测评中,子长市2022年全省排名第106位,2023年全省排名第18位,排名提升88个位次。

9月20日,记者走进子长市,了解当地教育工作群众满意度迅速提升背后的故事。

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

随着学生“家门口”上学需求日益增长,子长市因地制宜逐年增加教育投入,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近年来,子长市印发《子长市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16个相关配套文件,成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子长市教育体育局局长高振平介绍:“近年来,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子长市投资1.45亿元对子长市初级中学、子长市第一小学等36所学校进行了维修改造。”

“今年,我们与企业建立校园食品安全合作关系,打造了校园食品安全及营养膳食智慧监管体系并全面推广使用。”高振平说,“我们将学校餐厅重要点位并入市场监管系统绿色食品综合服务平台,切实解决了师生和家长反映的‘吃不饱’‘伙食差’等问题。”

子长市第一小学学生家长董莉表示:“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饮食安全,现在学校的餐食既丰富又健康,让我省了不少心!”

为了让城区每个区域都形成“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学段链”,子长市将学校布局重新调整。目前,已完成子长市初级中学和子长市第一小学校址互换。在子长,以秀延河为界,河两岸已分别形成完整“学段链”。

“我们还为农村薄弱学校配备了智慧黑板、校园监控等教育教学设备。”高振平说,子长市组建了10个学校教科研联合体和5个幼儿园“园际联盟”,通过以强带弱的方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布局优化、设施升级、安全保障、“学段链”完善……在一系列改革下,子长市区域教育改革初显成效,增加学位5600个,满足了更多当地学生的入学需求,为子长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团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过去,我们主要是从外面聘请教师。现在,我们转变策略,开始大力培养本地教师,致力于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团队。”高振平介绍,子长市在教师培养培训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子长市财政每年列支280万元,人均每年达到1000元,用于教师的专题培训。截至目前,累计培训已超过3000人次。

“此外,我们还在西安、成都、江苏等地举办了7次高级研修班,累计培训教师2800余人次。”高振平说,去年,子长市承办了2023年课改中国行(延安子长)公益培训暨子长市首届小学语文课程文化节活动,参训教师达350余人次。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子长市引进了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何夏寿,建立了名师名校长工作室。

“何夏寿与子长21名省市级教学能手进行‘师徒结对’,定期进行名师课堂展示活动和专题讲座。”子长市语文教研员白小芳介绍。

“今年6月,何夏寿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专题研讨活动在子长市后桥小学举行。”白小芳说,“何夏寿以自己执教的《学弈》为例,指导我们立足语文课堂,落实核心素养,让我们受益匪浅。”

近年来,子长市多措并举提升教师队伍水平。截至目前,子长市共有在职教师2823人,省级名师工作室5个,学科带头人工作坊3个,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1个,“三级三类”骨干教师405人,占全市教师总数的15.22%。

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

子长是弘扬延安精神的热土。

“这是三年级学生上传的暑假作业。”9月3日,子长市瓦窑堡小学校长史晓娟正在翻看红色课程评价手册。她用手机扫描了一个二维码,屏幕上立刻出现了视频画面。

视频里,三年级三班学生王朝霖站在一幅红色画像前,声音洪亮地讲述着一位英雄的故事。

“我们在学生中开展红色教育‘五个一’课程学习,让学生传唱红色歌曲、熟悉红色人物、讲述红色故事、观看红色影片、走进红色基地。”史晓娟介绍,“我们还在不同学龄段设置了不同的红色教育课程内容,并辅以相应的评价标准。”

为了营造延安精神育人的氛围,子长市瓦窑堡小学通过开展各类校园活动,激发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打造了一系列形式新颖的红色文化活动品牌,让延安精神深深浸润师生心灵。

像子长市瓦窑堡小学这样将延安精神融入学校教育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子长,各学校充分利用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和地方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意识。

“下一步,子长市将继续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高振平表示。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