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科教文卫 / 正文

文物载千秋 瑰宝耀古今

——陕西博物馆建设成果扫描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4-05-29 08:56 作者:张琪悦 赵茁轶

五月十八日,游客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参观。记者 张琪悦摄

陶俑骑兵威风凛凛,尽显大秦霸气;杜虎符气势威严,铭刻历史烽烟;唐代铜镜精美华丽,映照盛世风华……在陕西的博物馆里,一件件文物闪耀着历史的光芒,静静诉说着三秦大地的辉煌过往与不朽传奇。

多元展览再现秦汉文明

5月18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正式开馆。崭新的秦汉馆像一座展现秦汉文化艺术的宝库,以一种新颖的跨界融合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秦汉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集中展示秦汉文明,引导观众坚定文化自信,是秦汉馆的使命。”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说。

除了焕然一新的基本陈列“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一同亮相的还有“大美中国——秦汉文明专题展”之“城与陵”和“技与美”专题陈列。

“城与陵”整体展览色调以黑灰为主,通过雍城、栎阳、咸阳、长安4处秦汉时期大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展示秦汉时期国家工程的选址理念、政治格局、设计思想和精神追求,阐释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展览共展出文物400余件,除明星文物西汉皇后之玺外,大部分展品均为首次亮相。

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主任任雪莉介绍,“城与陵”展厅的空间组织布局依托大的时空背景和建筑固有特点,展陈集地景艺术、装置艺术、文物陈展艺术的综合思考,建筑内部空间规划包括折曲坡道、柱间空地、圆形基台3部分。此外,“城与陵”的整个布展都是根据大遗址图而设计的。展览巧妙利用室内外空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给观众带来既有教育意义又富有趣味性的参观体验。

如果说“城与陵”展现了“黑盒子”的神秘魅力,那么“技与美”则是“白盒子”的艺术呈现。“技与美”色调以白灰为主,强调内部的光影明暗,让观众了解色彩在秦汉时期不仅是一种视觉效应,更是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

“技与美”展厅分为五色中华、锋毫辉映、舞影曲落、炉中余香4个部分,共展出文物300余件。与以往展览不同,观众行走在该展厅可以听到舒缓的音乐,欣赏乐舞的优雅姿态、书法的流畅笔触、绘画的绚丽色彩,以及香炉的丝缕香气,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刺激下,开启一段感受古代秦汉艺术和技术的精彩旅程。

“展览的色彩设计基于秦汉时期的五色系统,用文物身上的青、赤、黄、白、黑5种基础色彩,展现古人对季节轮回、朝代更替的理解,反映文物蕴含的五行方位和古人对人生百态的哲学思考。”任雪莉说。

各个展厅里创新的展示手法,从视觉转换到嗅觉,从听觉到触觉,每一步都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展品吸引着众多观众感受秦汉时期的文化氛围。

科技赋能提供全新体验

“这个数字产品居然能直接给兵马俑涂色,还能体验壁画的修复过程,太炫酷了!”5月17日,在“5·18国际博物馆日”西安分会场活动中,来自河南的游客郑晓钏说。

活动现场,全球首款基于AR技术的全博物馆领域智慧应用——云观博,给游客带来一场穿越时空、虚实交融的沉浸互动式科技文博新体验。

当天,在西安博物院的数字展区,苏州和云观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智能眼镜可同步为大家讲解文物的历史和故事。“云观博”AR智慧博物馆平台的多元产品已全面应用在参观导览、社会教育、IP运营等领域。

优秀的科技产品精彩呈现了各个博物馆的文化特色,让游客在趣味互动中感受博物馆的无限魅力。“游客可以通过‘千古秦俑情’‘地宫内的秘密’‘阅读古碑文’等,边玩边了解兵马俑的艺术成就、诵读西安碑林的碑文等。”陕西天润科技工作人员介绍,戴着MR眼镜的游客能“亲身”漫步考古现场,近距离感受帝王陵寝的奢华和威严;“哪里不懂点哪里”能让游客轻松理解碑林博物馆的碑文。

今年1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元境合作,让用户通过科技穿越古今,沉浸式领略历史文化的魅力。元境对众多文物进行了数字化重现,设计了兵马俑主题的专属特色互动形式,让用户可以进入元宇宙3D空间,指挥大秦军队征战沙场,感受秦军一统天下的风采,让兵马俑在元宇宙中“活起来”。在与元境的合作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以崭新的姿态继续散发历史的荣光与沧桑,让更多人以其为窗口探寻悠久的中国历史与东方文明。

近年来,陕西实施了珍贵文物3D建模、陕北石窟数字化保护、“互联网+延安革命旧址”等66个数字化项目。陕西数字博物馆虚拟馆已达144座,体验观众超过600万人次。

合作交流共绘文博新篇

今年是“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十周年。为进一步传承丝路精神,陕西各地博物馆发挥自身优势,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展示中华文明发展历程脉络的主题展览,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从长安出发:丝路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展”、西安博物院“榴花照眼  文化传香——亚美尼亚18—20世纪文化瑰宝展”,大唐西市博物馆“古今西市——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等。

2014年,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5月18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办“从长安出发:丝路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展”。展览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3国33处遗产点为核心,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形式,集中展出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等地的博物馆、考古基地收藏的330余件文物,全面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规划、商品贸易以及艺术生活等多方面内容。

展览注重展示申遗成功后的保护历程。2014年至2024年,中国和中亚相关国家对遗址进行保护、研究和利用,中国考古学者在中亚地区开展联合考古和成果保护。这些内容是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中国和中亚各国在申遗保护过程中做出的不懈努力。

“榴花照眼  文化传香——亚美尼亚18—20世纪文化瑰宝展”由西安博物院联合亚美尼亚埃里温历史博物馆主办。展览选取埃里温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94件(组)、西安博物院馆藏文物23件(组)。117件(组)精美文物包括陶器、金银器、瓷器、手工织品等。

“展览分为5个单元,游客可以通过展出的精美文物了解两国间延续千年的交往历史,了解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国亚美尼亚的国家概况、历史沿革、语言文字,以及充满异域风情的传统服饰、银质手工艺品和特色地毯等。”西安博物院展览策展人孙振楠说。

近年来,陕西发挥考古技术和文物保护力量优势,与中亚五国合作成立“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已与1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18个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10年来,陕西共举办出境展览56个,引进入境展览40多个,文明交流互鉴日益加深。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