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科教文卫 / 正文

百年易俗社焕新生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3-05-22 09:18 作者:柏桦

  5月15日上午,阳光洒落在西安易俗社古朴的院落中,一阵阵铿锵激越的大秦之腔不时自小院传出。院内,演员们从清晨就开始了每天的训练。院外,行色匆匆的路人不禁驻足倾听,然后又继续赶路。

  这样的情景,自易俗社搬到西安市西一路的那天起,已经持续了100多年。百余年来,自这里发出的大秦正声曾在国家危亡之际激发着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在潜移默化中启迪民智、化民成俗、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更在时代更迭中传承着中国戏曲的艺术之魂。

  作为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编、导、演于一体的新型秦腔艺术团体,易俗社在1912年成立之初就确立了“移风易俗、启迪民智、辅助教育、推陈出新”的宗旨。在这一宗旨的推动下,易俗社不仅为秦腔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从辛亥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从七七事变到西安事变,易俗社的老一辈艺术家们创作、演出了《抗战不屈》《还我河山》《山河破碎》等众多爱国主义题材剧目,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完成了秦腔《杨门女将》的排练后,国家一级演员、西安易俗社社长惠敏莉向记者讲述。

  “正因如此,易俗社深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厚爱。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易俗社多次进京演出,《三滴血》《白龙口》《卓文君》等剧目的主演受到了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当时,饰演卓文君的我社梅花奖获得者戴春荣老师,每每谈及此事,都颇为感慨。”惠敏莉说。

  被寄予厚望、倾注了几代人心血与感情的易俗社,在荏苒岁月中始终坚定前行。最初的30年间,易俗社自编自导自演了500多个剧目。百余年来,易俗社培养了近千名演职人员,涌现出众多秦腔艺术名家,开创了诸多秦腔流派。

  1958年,易俗社百年剧目《三滴血》开创了我国黑白秦腔电影拍摄的先河;60年后,该剧再创我国3D秦腔电影、秦腔动漫动画片的拍摄先河。

  近年来,易俗社持续推出现实题材剧目《党的女儿》《织梦人》、历史题材剧目《李白长安行》《程婴救孤》、丝绸之路主题剧目《李陵碑》《昭君行》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先后获省部级大奖200余项;复排传统经典剧目数十部;前往亚非欧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留学生开展文化交流,被众多外国媒体大篇幅报道。

  辉煌的过去注定了与众不同的未来。

  2018年,以“易俗社”为文化品牌,以秦腔文化为特色,将传统文化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易俗社文化街区有机更新项目启动。作为陕西省人大代表的惠敏莉提出设立易俗社博物馆的议案,让易俗社百余年来流传至今的880多部、1000余册剧本、文稿以及大量珍贵唱片等得到更好保护和传承。

  当这个集“馆、展、演、商”于一体,深受老百姓喜爱的融合性街区大放异彩之时,另一个好消息接踵而来: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制定的戏曲类地方性法规《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感谢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大力支持和高度关注,让我们从业者能够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景象。”惠敏莉说。

  今天,在易俗社文化街区里,开阔整洁的广场上,随处可见绿茵茵的草坪、围坐谈笑的人们;斗拱飞檐的露天戏台上,不时传来或悠扬婉转或苍凉铿锵的大秦之腔;紧密相连的易俗社百年博物馆与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无声地讲述着百年易俗社的历史风华和中国戏曲“活化石”秦腔的独特魅力;时尚气息浓厚的商业街区里,一家家老字号商铺承载着老西安人的回忆……

  “去年5月,我曾在这里参观学习,不仅了解了许多关于秦腔艺术的故事,还穿上戏服、化着油彩登台演出,亲身体验了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就读于西北大学的埃及籍留学生艾小英再次来到易俗社剧场,回想起和朋友们在这里体验非遗文化的经历时,依然兴奋。

  来自非洲的“包龙图”将秦腔唱得有板有眼,金发碧眼的闺门旦把水袖舞得飘逸自如,不同国籍的武生们刀枪耍得有模有样……当众多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在易俗社的舞台上用异域风情的大秦之腔赢得满堂喝彩之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在世界的舞台上广为传播,在文明的长河中闪耀着自信的光芒。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