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的陕北,乍暖还寒。绥德县四十里铺小学附近的一处高山上,一曲嘹亮高亢的唢呐声刺破了清晨的宁静。
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绥米唢呐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汪世发的唢呐日课。虽然已经75岁,但他依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练习。
“吹唢呐的技艺,要靠口传心授!”汪世发演奏的唢呐是陕北绥米一带特有的大碗唢呐,他也是绥米唢呐传承谱系里第三代传承人。
绥米唢呐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高亢嘹亮的唢呐声,贯穿于陕北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一代代陕北人度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
1949年8月,汪世发出生在绥德县四十里铺镇后街村。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村里的唢呐“吹手”走东家串西家,有吃有喝。为了生计,12岁时,他便跟着他舅舅开始学唢呐。
“嘴上功夫得天天吹、天天练才行,腮帮子胀得再疼也要坚持。”汪世发笑着告诉记者,15岁时自己就跟着乐班吹奏唢呐,19岁就自立乐班,开始承揽各种唢呐演奏活动,慢慢在周边有了名气。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人们总说,汪世发的唢呐声或慷慨激昂,或温情婉转,或绵延悠长,总能准确表达出人生喜怒哀乐的情绪。
“只有精通乐理知识,才能用唢呐的不同调式吹奏出更多传统唢呐曲牌。”几十年的坚持,汪世发练就了高超的唢呐吹奏技艺,每每和鼓、锣、小镲配合演奏起来,既有排山倒海之势,也有细腻委婉之效果。
“吹唢呐,准确的音准和平稳的气息最重要。”如今,汪世发掌握了近百首陕北传统唢呐曲牌。2011年8月,汪世发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绥米唢呐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沧海桑田,时光变迁。浸染着浓浓黄土味的大碗唢呐在吹了几个世纪后,响遍了陕北,也从街头的自由演奏走上了更大的舞台。
1998年,绥德县成立“绥德汉唢呐”团,汪世发带领四十里铺镇的三十多名唢呐艺人参与排练和演出,并将亲传的10多名弟子推荐到唢呐团。他们先后参与了第二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天府大巡游”、国家政协礼堂的老年艺术节、全国第四届城市运动会闭幕式等重大演出活动,获得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吹奏表演一等奖等荣誉。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汪世发通过“师传徒”“徒传徒”等方式不断传承绥米唢呐。截至目前,绥米唢呐传承谱系已到第五代,最小的传承人年龄为36岁。
“唢呐艺术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可不能马虎。”成为“国字号”传承人后,汪世发更加觉得唢呐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在后街村的家里腾出两间平房办起绥米唢呐传习所,专门教授学生学习唢呐。
吹了许多年唢呐,汪世发非常喜欢这门艺术。让他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唢呐。他笑着说:“有名学生在耳濡目染间也喜欢上了唢呐,一有空就来到传习所学习。”
传承不仅仅要靠“口传心授”,更要与时俱进。汪世发积极参与各类文娱活动和培训班,既当教员,又当学员,学习传承两不误。
“给学员传授技艺的同时,我们能学习其他教员和学员的长处,把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曲目传授给学生,共同进步。”汪世发告诉记者,当前自己已有教传学生20余人,其中12人已能自立乐班。
数百年来,唢呐声回荡在陕北这块古老而广阔的黄土地上,也讲述着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奋斗故事。
“从学生的身上,我看到了绥米唢呐传承的希望。只要还能吹,我就要把绥米唢呐一直传下去,让更多人喜欢绥米唢呐!”谈到自己的唢呐人生,汪世发精神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