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潼关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推进清廉建设的工作要求,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充分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督促各级党组织坚决扛起清廉潼关建设的政治责任,认真探索新思路、新举措,着力打造“杨震故里·清廉潼关”党风廉政品牌,推动政治生态建设向纵深拓展、向基层延伸。
描绘“好蓝图”,压实清廉责任。召开清廉潼关建设工作推进会,通报2023年清廉潼关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下发了《县委清廉潼关建设工作专班关于表彰2023年度清廉潼关建设先进单位的决定》《2024年清廉潼关建设重点任务》等文件。按照“党委主导、系统主抓、单位主责、纪委主推”的工作原则,对清廉潼关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认真履行监督责任,根据乡镇特色、行业特点、单位实际排好“时间表”、编好“任务书”、绘好“路线图”,全力推进清廉潼关建设。对清廉潼关建设工作专班进行调整补充,明确综合协调、宣传报道、督导考核3个工作小组职责,完善《清廉潼关建设工作联系表》,加强各成员单位联络员队伍建设及管理,统筹推进清廉潼关建设有力有序开展。
唱响“主旋律”,弘扬清廉文化。潼关廉洁文化资源丰富,是历史上著名的“四知先生”杨震的故里及葬地,也是被誉为“陕西第一循吏”焦云龙曾任职过的地方。县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制作廉政音乐片《清白传家本无价》,在“陕西纪检监察”“渭南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播发。5月初完成杨震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升级改造并重新对外开放,截至目前,接待县内外单位70家,参观党员干部2400余人。上线杨震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元宇宙数字馆,增加体验感,研发《杨震廉洁文化精神的时代价值》专题课程。号召文艺工作者撰写《焦云龙在潼关》、《“七品县官”焦云龙,为何让人怀念到如今?》等文学作品,在东山原焦云龙墓址重修“焦公墓”、重建“焦公祠”,全面打造焦云龙廉洁文化品牌。
凝聚“正能量”,打造清廉单元。命名表彰首批“清廉潼关”建设示范点11个,以县政协机关、国网供电公司为代表的清廉机关打造了廉洁文化展馆、文化长廊,与作风能力建设同向发力;县城关一中、岳渎小学率先打造清廉学校模板;四知村、秦王寨社区依托地缘优势和特色阵地成为清廉村居典型;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从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优化服务入手,推动清廉医院建设扎实开展;县民用爆破器材专营有限责任公司、盐业专营有限公司、盛潼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推动清廉建设与企业生产深度融合;县妇联创建了12个清廉家庭示范户,形成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各清廉单元牵头单位及时总结提炼各领域的经验做法,形成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创建标准。积极推动清廉单元建设向财政、公安、市场监管、交通、司法、税务等重点领域延伸,形成覆盖基层站所、单位中层的新格局,着力打造符合潼关实际的“6+6”清廉单元建设矩阵,示范带动“清廉潼关”建设全域推进。
打好“组合拳”,集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聚焦维护群众利益,围绕资金密集、资源富集、权力集中等重点领域,紧盯领导干部等重点人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生态环保、住房、养老社保等11个领域专项整治,明确了各领域成员单位及各包联指导组工作职责。建立“专责监督+行业监督”模式,强化“室组地”联动监督优势,形成上下联动、 纵横一体的监督格局,推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相互协同,形成齐抓共管、强力推进的工作局面。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加大问题线索结清力度,坚持开门受理和全面起底相结合,督促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全县共处置问题线索78件,涉及集中整治的问题线索38件,持续释放严管长治的强烈信号,厚植清廉沃土。
(供稿:潼关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