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陕煤集团自2012年定点帮扶汉阴县以来,积极践行国企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组建陕煤集团助力汉阴县乡村振兴工作站,成立临时党支部,以党建聚合力,切实把国有企业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汉阴高质量发展制胜之势,千方百计兴产业、援项目、引资金、搭平台,多点发力,重点突破,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2023年陕煤集团帮扶汉阴工作站荣获陕西省“定点帮扶工作先进集体”。
聚焦“组织成团”,激发帮扶“源动力”。坚持高位推动,树牢“系统思维”,通过建组织、搭平台、促联动,增强帮扶强动力,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目标任务,集团党委书记亲自部署推动,搭建起由1名站长、3名副站长、13名驻村工作队员组建的“1+3+13”组团帮扶平台,通过定责定事定考评,形成以组团服务、双线管理、上下联动、分级组建为一体的帮扶体系。坚持高点谋划,着眼帮扶重点方向,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按照“年初定目标、季度看进度、年度评实绩”机制,工作站定期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面对面交流、协调落实,相继建成一批以汉阴县医院南区分院、G316平涧公路亮化安防工程等为代表的重大民生项目落地落实,惠及全县31万群众。坚持高效联动,围绕培育县域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先后与10个镇确定了川道沿线富硒蔬菜产业链、汉江沿线茶产业链、乡村振兴示范点为主的“两链一点”组团帮扶机制,实践形成了产业联营共育、收益联股共享、效益联建共赢的“三联三共”产业帮扶模式,累计带动村和农户实现分红545万元;同时按照“一体三示范两基地”帮扶思路,全力推进漩涡镇汉江沿线茶文旅融合项目,做法在央视、人民日报、今日头条等媒体报道,荣获中国乡村振兴赋能计划典型案例。
聚焦“三资引流”,做强振兴“硬核力”。注资金强支撑,以导入资金、盘活资产、优化资源为切入点,12年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5亿元,支持全县10个重点项目建设、13个定点帮扶村镇建设,消费帮扶采购当地农副产品3.1亿元,带动帮扶13个村3231户10008名脱贫群众每年人均增收近千元。抓资产促民生,依托“三联”工作机制,带动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整合投入3亿元建设汉阴县实验中学,让近2000余户家庭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同时挖掘“党建+志愿服务”优质力量,高标准建成“1+10”的县镇一体慈善爱心驿站,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乡村振兴。优资源树品牌,围绕县域5大产业链,发挥国有企业市场优势和品牌优势,从推动落后产能转型升级、劳务用工、品牌塑造、市场营销等方面入手,采取“政府+市场主体+合作社”模式,统筹13家单位帮扶资金,全力推进汉阴县现代化优质蛋鸡养殖项目,助力帮扶产业步入自主经营的健康发展轨道,使帮扶村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获取最大经济收益。
聚焦“创新驱动”,赋能共富“发展力”。创新人才共育机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国有企业优势与地方所需紧密结合,建立“双向互通”人才培养机制,工作站先后争取选派5名挂职副县长、1名挂职副镇长和99名驻村干部,扎根一线推动镇村发展,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赴集团公司开展实践锻炼,为全县培养各类人才200余名。创新成果带动机制,落实“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乡村振兴理念,带领县镇党员干部积极对接中省行业部门,推动建设汉阴碳汇交易市场,协调集团能源公司与县属国有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组建新能绿碳科技公司,开展林业碳汇等新能源建设开发,培育建设生态价值链条。创新镇村发展机制,着眼共同富裕目标,积极参与“国企带镇村”工作模式,优选14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等经管人才到县乡村振兴集团公司和13家子公司兼任副总经理,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依托汉阴纺纱产业基础优势,由镇属企业、民营企业、帮扶村共同出资推进手套加工厂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研发生产四种手套,月产能实现15万副,一期项目全部投产后预估年营收近1000万元。
(供稿:汉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