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探索“服务+治理+发展”三位一体模式,以暖心举措聚人心,以多元共治促融合,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变,为县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暖心服务:构建全维度支持矩阵,打造温馨家园。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强度大、城市融入难”等痛点,有效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点等资源,构建“阵地+服务”融合网络,全县建成12个“荔小哥”红色驿站,配套5处“骑手加油站”,站内配备饮水机、应急药箱等12类保障设施,创新设置健康活动室,提供体能训练、心理疏导等特色服务,形成“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累可歇脚、闲可健身”的全维度服务空间。通过“食有所惠、病有所检、心有所依”的立体化保障,拓展服务矩阵触角,15家“暖新惠餐示范店”为新就业群体推出专属折扣,让“就餐难”成为历史;“暖新健康角”累计为280余名从业者提供免费体检;“暖冬包”行动发放保温杯、围巾等物资400余份,让关怀触手可及。
多维关怀:织密立体化保障网络,提升归属认同。以“新职新程·心向阳光”心理赋能讲座、“温情暖冬·感恩同行”志愿服务等活动为载体,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关爱体系。落实“先锋骑手”激励机制,对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行为给予表彰奖励,骑手于珊珊护送迷路儿童回家获美团总部“社会责任二等奖”及1000元奖金。多维关怀,转化为双向奔赴的温暖,中高考期间100余名骑手自发组建“护航先锋队”,累计护送考生230余次;在“平安创建”宣传中,280个公益餐箱化身流动宣传站,随餐发放安全手册8万余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振。
多元共治:创新全要素赋能模式,激活发展动能。创新“1382”工作法,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搭建智慧调度平台,成立红色物业联盟,组建流动“哨兵”、移动“探头”和公益“使者”3支治理先锋队,构建文明创建、助残助老等8类治理场景,建构起“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群众参与”的治理共同体。联合司法局、律师事务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建立“诉求直通车”机制,打造“三级联调+云端调解”服务体系,培育金牌调解员2名,推动本地企业建立调解委员会,去年全年化解劳资纠纷61件,调解成功率同比提升10.6%。建立“智慧监察+信用惩戒”长效机制,实施“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为465名群众启动“绿色通道”快速兑付机制,筑牢了劳动关系“防护堤坝”。
(供稿:大荔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