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县聚焦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实行“1234工作法”,多方联动,融合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建立一套机制 在规范运行下功夫
把构建高效顺畅的工作机制作为抓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有效抓手,推动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一是健全组织架构。建立健全“两新”工委工作机制,切实夯实“管行业就要管党建”的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职责,构建组织部牵头抓总,社会部归口指导,行业管理部门具体组织实施,镇(街道)兜底管理的工作格局,形成全县一体推进、整体落实、相互促进的良性工作格局。二是分类培训提升。采取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经验分享、互动教学等形式,运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支部标准化建设等内容,对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进行培训,明确工作要求,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扎根头脑、深入工作、指导实践。三是发挥示范作用。按照“重点培育、典型带动、全面提升”的思路,建成平安物流、惠民银行、韵达快递等一批党建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工作成效明显的党建示范点9个,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全域党建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抓实“两个覆盖”在质量提升上求突破
以组织有形覆盖和工作有效覆盖作为工作目标,不断厚植党在新兴领域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一是精准摸清底数。实行“行业部门纵向联动、镇(街道)横向协同”条块结合摸排机制,对全县新兴领域定期开展“地毯式”摸排,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四清”,即:企业概况清、从业人员清、党员数量清、运营状况清。二是灵活组建方式。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规范一个”的“四个一”要求,对于有3名正式党员的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对地域分散、规模较小、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企业采取派驻帮建、行业联建等方式进行组建。三是加大工作覆盖。对无党员的新兴领域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建立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及时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目前成立工会、妇女、共青团组织23个,不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增强员工凝聚力。
实施“三圈共融”在帮带共促上出实招
坚持党建引领,以服务为导向,统筹各方资源,实现党建与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一是互联互动,融入城市党建圈。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构建行业部门、街道、社区多方协同工作模式,通过“党建活动联搞”“发展事务共商”“服务项目联办”,达到四个进一步提升(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党组织书记能力进一步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的目标,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二是拓宽服务形式,融入民生服务圈。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和“骑手微家红色服务驿站”的学习地、休息区、服务站作用,定期推送党建知识、时政要闻、商户优惠等信息,开展法律宣讲、文明创建、“一盔一带”等常态化培训和“送关爱、解难事”活动,以实际行动帮助新兴领域解决纾困解难问题。三是激励担当,融入基层治理圈。鼓励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网格化治理,推行“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的新模式,组织党员及时到工作地、居住地社区报到,主动认领服务岗位,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宣传、交通劝导、留守儿童关爱等志愿服务,切实增强他们的获得感、荣誉感。
推行“四红联动”在服务发展上见实效
通过推行“四红联动”工作模式,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兴领域行业发展同频共振、互融共促。一是织密“红色纽带”释放“红色力量”。抽调工信、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税务等行业部门业务骨干组建党员干部助企发展服务团,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党建工作指导、政策解答咨询等服务,目前,已开展各类活动48场次,解决企业发展难题89个。二是选优“红色专家”筑牢“红色堡垒”。选聘121名政治素质好、协调能力强、服务热情高的党建指导联络员,采取岗前培训、现场观摩、经验分享等形式,明确工作要求,提高工作能力,助力履职尽责,真正实现联系新兴领域全覆盖、精准服务零距离。三是打造“红色驿站”传承“红色基因”。在11个城市社区和人流密集的小区、商场、酒店等场所,设立“红色服务驿站”13个,免费提供避暑取暖、歇脚饮水、手机充电、学习交流等服务,实现党群服务的精细化、系统化和实体化。四是激活“红色细胞”赓续“红色精神”。抓好发展党员“三个倾斜”,即向出资人倾斜,向年轻员工倾斜,向生产经营骨干倾斜,壮大党员队伍,提升发展质量,近三年全县新兴领域新发展党员120人,切实为新兴领域组织高质量发展培育了新生力量。
(供稿:合阳县委社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