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苹到我们公司两个月来,迅速转换角色,在拓展公司业务、延长产业链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好点子。”7月19日,陕西君威农贸集团党支部书记赵琴对选派到公司挂职的党支部副书记田燕苹赞不绝口。
今年5月,商洛市向“两新”组织选派第二批党组织书记。商洛市教育局干部田燕苹主动报了名,她说,从机关党建的参与者转变为企业党建的组织者,感到责任更大了。
2020年以来,商洛市着眼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质量,分两批从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中选派39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党建工作弱、辐射带动强、社会影响大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担任党组织书记,推动党建提水平、发展提质量、干部提素质。
选骨干 打造红色先锋岗
7月20日,李炳文告诉记者:“去年4月,党组织选派我到洛南环亚源铜业有限公司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我们在生产、销售、后勤等各部门发现先进典型。目前,有20多名业务骨干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今年4月,3名同志被党组织接收为预备党员。”
洛南环亚源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竹林表示,李炳文在公司发掘了一批能吃苦、能力强的党员业务骨干,公司党支部还被商洛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在党员带动下,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持续高涨,攻坚克难提升生产工艺,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益。
商洛市坚持“‘两新’组织需要、党员欢迎、职工拥护、业主支持”的思路,确定拟选派党组织书记的企业。由组织部门牵头,按照党建工作弱、无合适人选、组织规模大3个标准,摸排出拟选派党组织书记的“两新”组织,摸清接收意愿和对选派人员的专业需求,确定拟接收选派党组织书记的“两新”组织。
按照规上企业优先、龙头企业优先、重点社会组织优先的原则,商洛市最终确定拟选派的非公企业34家、社会组织5家,其中五星级党组织2家,四星级党组织4家,三星级党组织19家。
建桥梁 促进企业高校共建
“组织给我们选派了好干部,既会抓党建,还帮我们牵线搭桥,破解了产品研发瓶颈。”商洛市德新冶金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胜利说。
商洛市科技局干部王青被组织选派到商洛市德新冶金材料有限公司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帮助企业和当地高校牵线搭桥,促成商洛学院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和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高纯合金及多元合金生产提供科技支撑。
商洛市坚持把加强“两新”组织党建与培养锻炼干部有机结合,选派有党务工作经验、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到“两新”组织任职。组织部门向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征集有意愿到“两新”组织任职人员47人,综合考虑个人专业特长、企业需求、发展潜力等因素后,确定具体选派人员,确保人岗相适。两批选派的干部平均年龄38岁。
“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商洛市要求选派人员必须落实“双向进入”机制和“党组织参与议事”要求,分管人事、群团等工作,履行好“三个引导”的职责:引导党组织强化政治引领,凝聚职工群众;引导企业主弘扬企业家精神,诚信守法经营;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维护各方权益。
深融合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谈起唐书卿,商洛盛泽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十分满意:“唐书记来以后,帮助企业在供销环节精准对接,订单量持续增加。”
去年以来,按照商洛市委“五个联建”要求,市委组织部、市委机关工委组织10个市直部门党组织与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政企联建”,共过组织生活,助企纾困解难,推动高质量发展。商洛盛泽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洛南乐家商贸有限公司等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通过“政企联建”活动,实现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
目前,商洛共开展“政企联建”活动45场次,宣讲党史、非公企业史等75场次,围绕融资难、用工难、人才引进难等,解决实际问题50多个,首批18个选派企业党组织全部标准化建设达标。
为确保选派的党组织书记派得进、干得好,商洛市还建立了双向承诺制度,选派干部对自己脱岗工作、党风廉政、与企业出资人(重要股东)无近亲属关系等作出承诺。同时,建立日常管理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实行组织部门、派出单位、派驻企业三方联动管理,季度听取汇报、半年走访交流、年终述职评议,不断激发强企新动能。
党建强,发展强。“党建工作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好了就是凝聚力,抓细了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在企业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