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淳化县以“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为抓手,把企业最关注、最迫切、最现实的需求作为党建工作切入点,结合本县非公经济组织季节性生产特点明显、人员不固定、党员流动性大等特点,精心实施“333红色工程”,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互促双赢。
“三个全覆盖” 发挥“两个作用”
党建“三员”全覆盖。按照“企业认可、以派为主、以选为辅”的原则,为全县73户非公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督导员和联络员“三员”,为单独建立党组织的10户非公企业选派了第一书记,帮助企业理思路、谋发展。同时,严格管理,建立 “一定四严”(定职责任务、严格工作待遇、严格日常管理、严格工作纪律、严格考核奖惩)管理机制,对工作优秀的予以嘉奖,对工作不实、群众意见较大的给予通报批评,确保党建工作“三员”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先后解决生产经营类困难17个,健全完善管理制度7项,创建“四星级”非公企业党组织3个,五星级1个。
党的组织全覆盖。按照“一企一策”要求,结合非公企业党员数量、地理位置、行业属性等特点,采取灵活多样、务实管用的方式组建党组织。目前,全县73个非公企业中,有党员非公企业66户,单独组建党组织13个,挂靠农村、机关和事业单位建立党组织66个,做到 “应建尽建,不留空白”。
党的工作全覆盖。对没有党员的非公企业,一方面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为企业开展零距离服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监督企业依法经营,维护企业安全生产,助推企业制度革新、技术创新、管理更新;另一方面,坚持“党建带群建、四建共进”的工作思路,积极协调妇联、工会等在企业先行建立群团组织,通过群团组织“推优”,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先后指导24户两新组织建立群团组织,做到党的工作全覆盖。
“三个提前” 主动服务企业
提前介入。定期对接县招商局、工业园区,了解新落户淳化的企业,在项目未审批、企业未投产的情况下,县两新工委提前介入,协调县电力、水利等单位,为企业提供整套用电、用水服务方案。同时,对接县人社局、各镇办(中心)通过张贴招聘公告、农村“大喇叭”,在人口密集地举办招聘会等形式,为企业解决用工问题。今年以来,先后为企业招聘职工41人,其中党员9人,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题,让党建工作获得县内企业主的认可。
提前规划。采取“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方式,先后有9名党员亮明身份。坚持不等不靠,变“党员上门找”为“主动上门服务”,对企业筹建过程中的流动党员提前摸底,协助办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手续,制定企业党组织组建方案,确保项目建设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提前落实。坚持把两新党建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安排、同部署、同督促、同考核,年初召开了县委工作会、基层党建推进会,提前安排、提前督促、提前落实,和各镇办(中心)签订党建工作目标任务书,制定下发各镇办(中心)两新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责任、完成时限。把两新党建纳入党组织书记述职内容,定期对企业党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督促查漏补缺,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三个一线” 党企互促共赢
党员在一线发展。按照“把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把企业骨干培养成党组织书记”的思路,坚持把党员发展向生产一线的知识分子倾斜,向生产一线的业务骨干倾斜,向生产一线的优秀青年倾斜,向生产一线的关键岗位倾斜,积极引导企业一线职工向党组织靠拢,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思路在一线形成。建立党组织书记列席企业重要会议、“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定期征求党组织对企业发展的意见。采用召开党员职工座谈会、党员献计献策会、员工思想沟通会、党企研究决策会和党员先锋岗观摩课,引导广大党员围绕经营发展开展党建活动,为发展建言献策,为技术攻关和经营活动出智出力。累计征求意见建议29条,找准问题的突破口,把梳理的情况作为决策的依据,把客户的意愿变成工作思路。
作用在一线发挥。按照“党员欢迎、业主支持”的要求,积极探索机关党建与企业党建的有效结合点,评选出党员示范岗26个,优秀共产党员12名,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引导非公经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 “精准扶贫、企业在行动”“送爱心、夕阳红”等活动,通过带资入股为贫困户贷款861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3个,捐助帮扶资金30余万元,受益群众2300户。今年疫情防控期间,非公经济组织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共捐款71.8万元,为抗击疫情、脱贫攻坚和复工复产作出了积极贡献。初步实现了两新党建与企业发展目标同向、互促共进,共同发展。
(供稿:淳化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