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虽然有疫情的影响,但我种植的4亩板蓝根销售丝毫没有影响,全由秦伟中药材合作社回收了。”马坊镇师家埝村群众师民主高兴地说。
“来咱这吃饭的,都是回头客,都是冲着咱这‘党员诚信经营示范店牌子’来的。”说起话来,常宁镇秦盛饭店老板王文升满脸自豪。
近年来,永寿县以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为基础,统筹推进“小个专”党建建设,以“六抓”实现管、建、培、效并重,做到支部建在市场里、商圈中、产业链上。
抓整体统筹布局“小个专”。针对小微企业、个体户、专业市场分布零散、人员流动快、党员数量少、组织覆盖难等特点,县委在工作谋划中,结合“小个专”实际,坚持依托商圈、市场、行业、产业链等,把“小个专”组织及其党员放在推进基层治理的大框架内来考量,构建区域性、行业化、产业链贯通党组织,实现专业性强、业务对口、管理便捷。
抓体系建设强化组织领导。紧紧扭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设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委,对口管理小微企业、个体户和专业市场,实现党建与业务指导相统一。在乡镇、街道党委设立“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站”,按照属地管理负责区域内“小个专”党建工作。实行县级领导和基层党(工)委书记包抓联系小微企业制度,形成县、主管部门、乡镇三层齐抓共管工作体系。
抓党群共建实现全面覆盖。坚持党群一体化推进,先后组织县两新党建工委、非公经济党委、团县委、县总工会、县妇联和镇(街道)相关人员,对县城和乡镇街道个体户、专业市场、商圈进行集中性摸底排查。对符合组建条件的“小个专”及时建立党组织;对有党员但不足3人的,按照“行业相近、产业相连、地域相邻”的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对无党员的选派党建指导员,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积极组建群团组织,努力做到应建尽建,工作全覆盖。加大“小个专”党员发展政策倾斜,实现快速“造血”,为组建和提升打实基础。
抓基础投入提供坚强保障。落实党费全额返还、党建经费税前扣除政策。采取以奖代补措施,利用党费大力支持“小个专”党组织按照“七有”(有阵地、有标识、有桌椅、有制度、有图书、有国旗党旗、有电教设备)标准要求,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党员活动室,让党组织办公议事有地方、党员活动有场所。争取县财政支持,给每个两新党组织每年拨付2000元的党建工作经费,确保党组织基本活动支出有保障。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免费为“小个专”组织制作党建宣传牌,营造浓厚政治文化氛围。
抓教育培训提升履职能力。针对“小个专”党组织不会开展党建工作的问题,突出“两支队伍”建设,建立定期培训制度,每年两次举办培训班,通过邀请专家进行理论授课、先进典型现身说法、外出参观开拓视野、流动观摩相互学习等形式,让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不仅在党的理论知识方面有提升,更要使其在组织开展党的工作能力方面有提高,增强执行力和实践力。推行线上互动,建立“永寿小个专党建”微信群,不定期发送党建小知识、先进经验做法、工作动态、业务交流等,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履职能力。
抓载体创新促进作用发挥。引导“小个专”组织广泛开展提一条建议、做一件好事、带动一名员工“三个一”和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做表率、做先锋、做模范“三亮三做”活动,设置“共产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开展2轮“党员诚信经营示范店”创建评比活动,创建示范店12个,不仅为示范店授予奖牌,还设计制作精美的标志灯箱,为示范店增添一份信誉与亮丽。常宁镇街道工商联合党支部,在个体户中开展“党建引领、诚信经营”活动,“诚信经营示范店”的牌子已成为金字招牌。秦伟中药材合作社党支部,通过“合作社党支部+村党支部+群众”合作模式,将“订单种植”延伸到全县7个镇办400余户群众,实现产业链延伸,助力脱贫攻坚。
( 供稿:永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