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的居民来自天南地北,有全国各地的口音。如何为大家做好服务?”6月27日,陈家山社区党委书记白新强说,“社区工作要以真心换真心。”
陈家山社区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是依托大型煤矿陈家山煤矿形成的居民区。社区连着矿区,煤矿职工就是居民。2018年,陈家山社区从企业型社区变为庙湾镇下辖管理的板块型社区,常住人口5000余人。
面对多样化的居民需求,特别是老年群体的需求,陈家山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创新推行“党建引领志愿红”工作模式,通过民情有人访、民事有人办、民忧有人解、民困有人帮的精准服务,做到真情走访、真实化解、真心帮扶,持续提升居民幸福感。2020年9月,陈家山社区成立“山里红”志愿服务队。
今年69岁的社区居民梁桂花是煤矿职工家属。6月17日,在陈家山社区寨子沟小区,提起社区工作者,梁桂花竖起了大拇指。
因丈夫行动不便,孩子也不在身边,梁桂花平时遇到困难最先向社区工作者求助。“逢年过节,社区都会有人来看望我们。生活上遇到问题我也总是找他们帮忙,他们从不推辞。前几天我住院,也是社区工作者陪着我去的。”梁桂花说。
总来梁桂花家帮忙的社区工作者袁阳阳是“山里红”志愿服务队队长。年轻的她和老人沟通起来毫无障碍。“无障碍交流源于日复一日的相处了解。”袁阳阳说,“‘民情有人访、民困有人帮’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关系着老人的生活质量,不光要用心做,还要做好。”
“我们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多,社区工作者只有17名。要干好各项工作,实现真实化解、真心帮扶,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白新强说。
2019年,居民鱼红侠被确诊癌症。在她几乎要被巨额的医疗费压垮时,社区伸出了援手,迅速组织帮扶,为她申请了政策救助,鼓励她积极抗癌。如今,康复的她已成为一名“山里红”志愿服务队队员,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和文艺活动,坚持为社区孤寡老人免费修剪头发,用热情与爱心回馈大家。
陈家山社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社区调解委员会为支撑,创新调解工作法,组建由多名妇女干部组成的巾帼调解队,充分发挥女性细腻、温柔的优势,2023年3月以来化解矛盾纠纷15起,调解成功率100%。
陈家山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党田田和康随玲的身影总是出现在社区里。对她们来说,和居民闲聊,能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是收集民意的一种方式。
“这么大的广场没有健身器材,大家也没处运动,能给解决吗?”针对居民反映的这一问题,陈家山社区与庙湾镇政府、陈家山煤矿及铜川华远实业有限公司陈家山分公司四方联建,建成了全新的健身广场。广场配备健骑机、太空漫步机等20余件器材,设有塑胶跑道、羽毛球场,实现了动静分区,彻底消除了居民“马路健身”的安全隐患。
“事关居民生活的事,欢迎大家积极反映,我们都会尽量解决。”康随玲说。
此外,根据社情民意小分队的入户反馈,陈家山社区同步推进代办服务,以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为目标,建立结对帮扶台账,组织服务队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代购、养老认证等上门服务。
陈家山社区还与物业公司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共同商讨解决充电桩安装等30余个民生问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民声议事厅”平台,陈家山社区还为36户特殊困难家庭建立了个性化帮扶档案;开展义剪、送餐、为老人拍吉祥照等服务100余次,惠及群众400余人。
“我们坚持抓党建促发展,通过‘党建引领志愿红’工作模式,全年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2件,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治理的热情,实现社区治理从‘单向服务’变为‘双向奔赴’。”庙湾镇党委副书记贾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