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县聚焦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效能,创新建立“五查五评”闭环跟踪问效机制,通过系统性、常态化考评,精准驱动任务落地、风险防范、创新突破和服务优化,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形成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府谷样板”。
查任务清单评落实成效,压实责任强堡垒
创新推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双一清单”工作机制,采取乡镇部门“双联动”、事项结果“双公示”、单位干部“双承诺”,将群众所盼、事项办理和服务成效纳入“一张清单”常态化推进,实现办事流程简化、基层负担减轻、办事效率提升,全县258项重点事项中247项正在按计划推进,推进率达95.7%,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高效践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服务联做、活动联办、治理联抓、困难联助”共建模式,健全“社区党委—网格党组织—小区(物业)党支部”组织体系,动员全县299家机关企事业单位12313名党员和干部进社区、亮身份、强服务,切实推动“民生清单”更好地转化为群众的“幸福账单”。
查短板不足评整改成效,精准发力补弱项
结合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标尺,常态化排查组织覆盖盲区、党员管理弱项、服务阵地短板、共建机制堵点等问题,对全县172个村级党组织、19个社区党组织、248个机关党组织、57个国有企业党组织、15个公立医院党组织、53个中小学校党组织分类指导、一体推进,推动基层各领域党建工作从“达标创建”向“创优提档”有效转变。
针对城市基层治理的难点、堵点问题,紧扣减负扩权赋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明确社区依法自治清单17项,依法协助事项清单25项,全面清理规范“烂挂牌”现象,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推动城市基层问题真解决、弱项真提升。
查风险隐患评防控成效,织密网络守底线
依托县综治应用平台建立了问题需求快速响应、社情民意提前研判、基层事务共同决策、工作成效监督评价等服务保障机制,创新开展基层数据动态维护、城市运行态势监管、公共事件预警预报、应急事件远程指挥等,有效推动“经验治理”向“科学治理”转变,增强了基层协商共治能力,提升了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阵地平台建设和制度创新,整合建立90个小区党支部,成立79个物管会(业委会),健全民情恳谈会、党群议事会、小区事务协调会、重大事项听证会、共建单位联评会“五会联动”机制,将文明创建、健身娱乐、协商议事等融入小区“微治圈”,解决居民诉求410余件,从源头化解矛盾风险,有效织密了安全稳定防护网,夯实了“家庭和美、邻里和睦、小区和谐”的治理底板。
查创新探索评转化成效,改革赋能提质效
围绕强化党建引领、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活动载体、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品牌服务体系,创新建设了河滨路社区“城市之家”、新府山社区“乡里乡亲”、石畔路社区“畔上享福”等一批叫得响、过得硬的党建品牌,不断发挥党建品牌的示范带动效应。
针对机关党建“灯下黑”“两张皮”的问题和制约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等重点难点问题,从理念思路、内容载体、方式方法上进行了实践探索,在全县县直部门单位推行纯洁思想、纯洁组织、纯洁作风“三纯”模范机关创建活动,让基层治理的“关口”前移,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赋能基层高效能治理。
查群众反馈评服务成效,民心所向见真章
聚焦党员、干部“回家”实现服务“到家”,社区通过线上征集、入户走访、专题调研等方式,广泛收集居民群众的需求和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精准建立“需求清单”,联合开展文明城市联创、宣传教育共做、公益事业合办、环境卫生同管、文体生活联谊、社会事务齐抓等共建活动490余次,切实将群众需求与党员、干部服务精准链接。
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通过现场访谈、满意度测评,推动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定、群众评。持续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畅通居民议事沟通的渠道,搭建邻里沟通平台,让党建“引领力”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治理保障。
供稿:府谷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