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村民开设免费的护理技能培训课,在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侯家湾村还是第一次。
为啥有了免费的培训课?
“小韩书记来了。”4月3日,侯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邵宏斌说,“她脑子活,敏锐捕捉到了村民的需求,并很快联系了相关部门。”
2月底,长安区选派21名优秀社区干部担任社区(村)“轮值书记”。“轮值书记”普遍学历高、年纪轻,且拥有一定的城市社区工作经历,让他们在本社区(村)的两委班子里顶岗锻炼,或到其他社区(村)轮岗,拓宽视野、开阔思路,能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邵宏斌所说的“小韩书记”,就是来自韦曲街道长安家园社区的工作人员韩一豪。
侯家湾村的常住人口中,本村人只有1000多人,流动人口有近3000人。如何精准服务好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是个不小的挑战。初来乍到的韩一豪,压力不小。
在走访群众和整理信息的过程中,韩一豪发现,侯家湾村有很多全职妈妈和因照顾老人无法外出打工的村民。他们中不少人希望有一技之长,将来能重返工作岗位。韩一豪找到了工作方向,很快联系了长安区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的工作人员,为村里妇女进行护理方面的实用技能培训,还搜集来相关岗位的就业信息分享给群众。
韩一豪还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整合梳理了村里的流动人口信息,为后续服务工作提供便利;联合辖区医院、商户等为村民开展义诊、配老花镜、更换银行卡等便民服务;促成村党支部与长安家园社区党委联动,组织村里的党员到杨虎城将军陵园接受红色教育……
在一次次服务和活动中,村民看到了这名“95后”社区干部的真诚和热情。
韩一豪说:“要想把社区工作做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从群众角度想问题、寻对策、找思路,把好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2023年,为锻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良、服务专业、作风过硬、结构合理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长安区面向全区113个社区遴选“轮值书记”,一方面储备培养年轻的社区工作者,另一方面促进各社区之间相互学习,补齐短板和弱项。截至目前,长安区已有171名社区工作者轮岗担任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其中,11名社区工作者通过轮岗锻炼后正式担任了社区书记。
2023年,时任长安区黄良街道中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张静被选派为首批“轮值书记”,到韦曲街道清凉山社区锻炼。轮值接近尾声时,清凉山社区原党委书记离职,轮值期间表现突出的张静被组织委任为社区的临时负责人。
张静说:“我过去负责的社区小,服务类型相对单一。清凉山社区有7000多人,想干出一番成绩,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轮值书记’的经历,带我走向了一个更大的舞台,激发了我干事的热情。”
2023年11月,张静被组织任命为清凉山社区党委书记。
清凉山社区有举办“一米办公桌”活动的传统。活动期间,清凉山社区的工作人员会把办公桌搬进小区办公。成为负责人后,张静推动这项活动常态化举办。每个工作日,社区都会安排2名工作人员到现场服务。从征集民意到解决问题,小小的“一米办公桌”推动不少民生实事落地。
“通过‘一米办公桌’,我们协调解决了交通征稽小区的排水设施老化问题,把用了30多年的老管道换成环保的新管道;为水文队小区一次性安装了20多组充电桩……”张静说,现在,社区还经常邀请中医院专家团队开展中医义诊、八段锦展演、推拿拔罐等活动,为居民就医提供便利。
如今的张静已经开始培养新的“轮值书记”。她会激励年轻社区工作者站在“社区书记”的角度,为社区长远发展定目标、做决策,综合提升统筹规划、沟通协调、应变处突等能力。
“轮岗时,他们要通过走访辖区企业,建立问题清单并提出纾困解难的办法,也要敲门入户,与空巢老人结成对子,还要全程参与矛盾调解、党建品牌创建、公共文化服务等工作。”张静说,“在这样的实践中,他们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长安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田昕说:“‘轮值书记’机制为社区干部提供了干事的舞台。表现突出的‘轮值书记’将被纳为社区书记后备力量进行重点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