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咸阳市秦都区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网格+”服务型治理模式,不断在管理和服务上下功夫,在运行和创新上出真招,通过多向发力,多样探索,全力推动治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全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强化党建引领,提升网格效能。深耕细作“党建引领、法融网格、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持续深化“1+9”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构建由区级领导牵头抓总,区委社会工作部推动落实,区网格中心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区委主要领导深入基层指导网格化管理工作,研判解决网格化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并在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网格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在各街办设立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对辖区网格运行统一指挥、网格资源统一调度,各社区由社区党支部统筹网格治理和服务全过程。推动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推动党组织覆盖到社区各个“神经末梢”,确保红色网格织密织牢。
优化网格配置,夯实战斗堡垒。优化调整网格布局,将全区164个村(社区)划分为1276个网格,推动党建、综治、城管、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多格合一、一网统管”,做实基层治理基本单元。建强网格员队伍,配备网格长165人,组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2323人。充分挖掘楼栋长、居民代表、热心群众等人缘、地缘熟的优势,动态掌握社情民意,对动态信息,特别是紧急事件,第一时间上报。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和网格运行机制,发挥网格员队伍在多元化渠道中发现问题、上报问题、解决问题的优势,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即时解、随手调,努力将网格打造成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沿哨”、联系群众的“服务站”、基层社会治理的“桥头堡”。
汇聚各方资源,拓展服务外延。按照“党建引领、融合资源、多方参与、民主协商、服务群众”的工作思路,积极协调社会力量联建网格,推动公安系统、家庭医生、社会组织、青年慈善等力量进“网”入“格”,共同参与小区治理。聚焦网格内重点群体、“一老一小一弱”等不同特点,推行以社区党组织为“主轴”,社会组织和非公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公益+市场”社区治理新模式,通过购买服务、资源换服务、公益基金众筹等方式为居民提供“家门口”高品质服务。支持街办创新“墙内事社区办,墙外事街道管”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和“网格+”融合治理模式,构建“4+X”网格队伍,在网格中心因地制宜打造亮点服务项目等,进一步延伸网格治理和服务触角,畅通基层便民服务“最后一米”。
(供稿:咸阳市秦都区委社会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