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水县认真贯彻落实中省中央关于精简优化基层考核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基层考核“指标繁杂、多头重复、重痕轻效“等突出问题,以“三精三实”为抓手,着力构建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高质量考核体系,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精准设置考核指标,做实目标导向。坚持“考少考精、考准考实”原则,建立“1+3+N”指标体系。“1”即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设置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核心指标,权重占比达45%;“3”即差异化设置乡镇、县级部门、双管单位三类考核模块,其中镇办侧重为民办实事、乡村振兴占比23%;县级部门突出职能工作,双管单位突出配合县域经济工作,占20%左右。“N”即动态调整的阶段性重点任务,建立“年初申报、季度监测、年底核验”动态管理机制。2024年已优化整合重复指标15项,精简优化考核指标30%,其中镇办精简幅度达71%。通过指标瘦身,基层迎检台账减少,干部精力更多投向一线工作。
精细优化考核流程,夯实过程管理。构建考核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减少纸质材料报送,提升工作效率。一是规范各类考核程序,精简优化考核事项,全年仅保留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一个考核事项,其他单位不得单独进行考核避免多头考核、重复考核。二是推行“四不两直”实地核验,采取交叉检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能通过系统生成、数据调度、日常监测等手段掌握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事项,不单独开展实地考核;对确需开展实地考核的事项,综合分析研判后,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实地考核一并进行。三是实施预警督办机制,对滞后指标及时提醒督办,2024年共下发预警函32份,问题反馈单15份,有效传导了压力,促进了工作落实。通过流程再造,以县委、县政府名义下发文件减少25%左右,统筹督查检查次数减少8%。
精效运用考核结果,落实激励约束。建立“三挂钩”结果运用机制。一是与干部选用挂钩,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优先提拔实绩突出的干部,树立鲜明的实干用人导向,去年以来运用“三项机制”调整干部3批次260人。二是与绩效奖励挂钩,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直接关联,奖优罚劣,激发干部积极性。三是与问题整改挂钩,对连续两年排名靠后的单位启动专项督导,约谈其主要负责人。对约谈后工作仍无明显进展,且年终考核仍列全省、全市后位的,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不得评为良好以上等次,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不得评为优秀等次。
供稿:白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