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基层治理,紧盯筑牢红色堡垒、推进基层减负、汇聚共治合力等重点环节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筑牢红色堡垒,锻造治理主心骨。组织筑基强体系。实施基层党组织“强基工程”,完成63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创建市级“四美”红旗村26个、“四型”社区3个。建立“先进带后进”结对帮扶机制,推动33对党组织共建联建,实现5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转化提升。全域覆盖拓阵地。拓展“红色矩阵”建设,在产业园区、商圈楼宇等新领域实现党组织全覆盖,重点打造明润物流园、滨河商业街等5个商圈党建示范点。示范带动优服务。实施“先锋赋能”工程,设置党员示范岗、先锋岗130余处,选派97名党建指导员在工作一线发挥作用,拓展“一站通办”“分类代办”等便民服务内容,实现近办快办一次办。
深化减负赋能,激活治理动力源。清单管理提质效。建立“3+8+5”考核事项准入退出机制,精简考核指标33项,下沉服务事项47项,建立14项任务清单,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有力有为。队伍支撑强根基。建立447人的村级后备人才库,通过“承诺践诺”“揭榜挂帅”“轮值主事”发挥作用,统筹选派127名驻村干部组建乡村振兴工作队,规范干部流动管理,清理违规借调干部32人。网格治理创机制。构建“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划分974个综合网格,配备348名专职网格员,吸纳860名“微网格员”,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以上。
凝聚共治合力,绘就治理新“枫”景。自治创新激活力。深化“一约四会”治理模式,修订42个村村规民约,景贤社区“六心六色”工作法获评省级“枫桥式”调解组织,3个村入选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多元协商聚共识。建立“三议三办四公开”协商机制,开展360余场次基层议事活动。创新“群众点单-社区派单-部门接单”服务模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70件。社会协同促发展。深化“五社联动”机制,引导108家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12支,开展移风易俗“赶大集”等志愿服务活动80余场次。
供稿:眉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