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洛南县洛源镇党委坚持以实施“五雁工程”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守底线、促发展,实现了产业兴旺、群众增收、村美人善、稳定和谐的乡村振兴阶段性目标。
聚焦强基固本,选优配强干部。着力从一线的实践锻炼中发现干部,坚决把好干部选育的“入口关”。全镇动态储备“五雁”127人,评选最美“五雁”6人。一是下访选才。镇班子成员联村包片,主动深入村组遍访老党员、老干部、乡贤能人等,深入一线发现优秀年轻干部,纳入后备干部进行培养,符合条件的择优推荐入党。二是一线提能。坚持“一访二评三考”确定村级后备干部,“一访”,即在一线工作中发现后备干部苗子;“二评”,即听取党员和群众评价;“三考”,即在现实表现中考能力,在志愿服务中考奉献,在急难险重中考担当。三是对标优化。对标“一强五好”标准,对5个后备干部培养成熟的村班子进行调整撤换,对3个相对较强的村班子进行全面调整提升,调整村级正职1人、副职9人,稳住了大局,换出了活力。
坚持头雁引领,激发振兴动能。着力发挥“头雁”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头雁”激发“智雁”“雏雁”“归雁”和“飞雁”的振兴动能。一是引领产业发展。以“树旗评星”和“五雁工程”为抓手,充分激发村党支部书记的“头雁”活力,全镇培育“六星书记”2名,引领发展蘑菇种植、豆制品和木器加工、特种种植养殖等龙头企业21家,实现全镇产业发展从有到优、村村覆盖,1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3万元以上。二是引领实施项目。将项目建设作为“头雁”展示振兴才能的平台,开展“头雁”擂台比武,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先后发展庭院式民宿、特色餐饮等22家,实施农旅融合综合体项目2个,累计实施乡村振兴项目31个4500余万元,10个村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全面达标。三是引领文明新风。“头雁”带头抵制“厚葬薄养、天价彩礼、随礼泛滥、建房攀比”四种陋习,带头弘扬“百善孝为先、做事德在前”文明新风,培育表彰先进典型25名。
强化人才支撑,赋能乡村振兴。着力在招引“归雁”返乡建设乡村、激活乡村、繁荣乡村上下功夫、做文章,破解“空心村”困局,促进良性循环。一是以业聚人。通过各类座谈会、招商会以及网络平台,宣传推介洛源近西安、高海拔、山水美等区位和资源优势,用美好前景和家乡情怀吸引人才、汇聚人才。目前全镇返乡创业人员累计达到19人,创办企业21家,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企业4家。二是以地留人。通过规划预留、盘活闲置房产资源等方式,累计为返乡人员创业提供用地近400亩,储地30亩,及时解决返乡人员创业用地“卡脖子”问题,使有“一技之长”的返乡人员有用武之地。三是以诚待人。成立非公企业党支部4个,牵头改善路桥水电等设施环境,积极营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通过以商招商、以诚安商,先后招引10名河南、湖南籍人员入驻我镇投资兴业。
供稿 :洛南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