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从“治理网”到“幸福网” ,背后有“妙招”?

来源:陕西网 发布时间:2025-02-27 09:12 作者:袁晨 实习生 李瑞蒙

西安西尧村

“网格+街长”织密乡村治理“幸福网”

村道平坦干净,房前花草环绕,田间瓜果飘香……漫步在西安市长安区五台街道西尧村,环境优美,风景宜人。

近年来,西尧村不断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持续在创新治理方式、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等方面出实招,形成党组织领导、多方参与的乡村治理新体系,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长安区地域广阔,常住人口众多,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社情民情错综复杂,基层治理面临诸多挑战。为破解这些难题,长安区推行“全科网格、多网合一”治理模式,整合秦保、环保、巡河、护林、社会治理等6类网格为 “一张网”,构建“大中小微”四级网格体系,组建 “网格长+专职网格员+辅助网格员+兼职网格员+业务指导员”的 “一长多员”网格团队,力求实现基层治理的精细化、高效化。

西尧村结合实际,将网格治理和原有的“街长制”有机融合,从五个层面包抓区域的道路保洁、绿化管护、矛盾调解等,筑牢乡村治理的基石。

全村210户,按照街巷和位置划分为8个微网格,每个微网格覆盖20-30户。每个微网格配备1名街长和1名微网格员,街长由村干部担任,微网格员则从组长、村民代表、党员中选拔,同时设置1名全科网格员负责全村日常巡查。

村里两户村民因为宅基地边界问题产生了纠纷,两人互不相让,矛盾逐渐升级。微网格员赵文革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并向街长赵铁成汇报。随即赵文革组织两人共同前往老赵调解室,一起协商调解。赵铁成还查阅了村里的宅基地档案资料,为调解提供依据。经过多次沟通协调,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化解了矛盾。

“这样的架构,网格员不仅是信息收集员,还是矛盾调解员、政策宣传员,让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村里的每一个角落,确保群众的诉求和矛盾纠纷能够被及时发现、快速处理。”西尧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生说。

在“网格化+街长制”的基层治理模式下,西尧村不仅矛盾纠纷减少了,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村庄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宜居环境,将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通过流转410亩土地,形成以葡萄、黄桃、羊肚菌等特色种植为代表的“一产”;以酱菜、面粉、米线精细加工为代表的“二产”;以乡村旅游、电商直播、农家乐民宿、采摘体验为代表的“三产”。

今年35岁的王江一直在西安打工,面对家里的孩子快要上小学,加上长辈需要照顾的现实情况,王江一直考虑回西尧村发展。“得知村里开了米线加工厂后,第一时间去应聘工作,不仅在家门口把钱挣了,也能照顾孩子和老人,工资加上流转土地分红,年收入有个7万多块钱,对现状很满意。”王江说。

2024年,西尧村集体经济收入102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6万元,实现美丽宜居与群众增收致富的“双赢”。

在“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指引下,张生有了新想法。以“腾笼换鸟”发展思路确立集体经济下一步发展重点:将坡地200余亩老化失管的核桃、花椒林地转型升级为小通草种植基地,实现“低效林”向“聚宝盆”的蜕变。

小通草属高附加值药源植物,其茎髓加工后可作为清热利尿的中药材。今年春节刚过,张生带着村“两委”成员奔赴商洛、安康等地考察学习小通草种植、发展先进经验。“小通草每亩产量可达50-60公斤,每亩预计收入1.8万元,我们要让每片林子都释放复合价值,既装满村民口袋,又守住生态底色。”张生说。

铜川双碑村

在议事协商中求出需求“最大公约数”

初春时节,记者走进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双碑村搬迁社区,一幢幢整齐排列的红色小洋楼映入眼帘,干净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每家每户......

双碑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539户1774人,其中党员50人。近年来,双碑村围绕“访民需、助民困、解民忧”,积极探索基层民主协商“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机制,让村级各类事项落脚于“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稳步推进基层协商有序开展。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省级文化大院”“省级妇女之家”“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百县万村文化示范点”等诸多殊荣。

“书记,咱们现在也住上二层小洋楼了,但是咱这各家门前也太乱了,这家种着玉米,那家种着黄瓜西红柿,乱糟糟的,和咱们现在这新型镇区太不搭了。”

“是呀,去年跟着儿子去江苏过年,人家那新农村每家门前种的都是枇杷,既整齐美观,又经济实用。”

......

“围炉夜话”时,大家围坐一团你一言我一语,听着乡亲们的议论,双碑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郭长全陷入了深思,决定将该问题作为一个议题,组织召开议事协商会进行讨论,让大家集思广益,发挥群众智慧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议事协商会上,人大代表、村两委成员、监委会成员、镇包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老党员老干部以及新镇区群众代表30余人开展了积极充分的讨论和意见交换,参会人员达成统一意见,决定坚持以因地制宜,精细化布局,多元化发展的思路,鼓励引导群众充分利用空闲院落、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发展庭院经济。

发展方向明确了,种什么?绿化长廊怎么搭建?使用什么材质的?......一系列问题又摆在了面前。

“小微议事”平台发挥作用,通过村微信群、天翼大喇叭、双碑村网站等渠道发布方案,征求群众意见。最终确定栽植葡萄、石榴、青砧1号果树、葫芦等绿植,形成美观整洁、错落有致,经济实用的庭院景观经济格局,同时,由议事协商会选出代表,计划和八大葫芦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印台区各大果蔬供应商签订成果收买协议,让群众放心种植。

“通过议事协商,村民能够直接参与到村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事务的讨论和决策中,为村民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思想和观点相互碰撞,促进了村民之间的理解和包容,避免矛盾的激化,维护良好的邻里关系。”双碑村村民崔正峰说。

如今,双碑村的庭院经济已初见成效,第一批108户积极响应,门前屋后大变样,庭院变成了“小果园”,既装点了乡村风景,又充实了钱包。

双碑村党支部副书记高亚峰介绍,经过多年实践,双碑村以党支部领导为核心,搭建“围炉夜话”“小成说事”“我对书记有话说”“小微议事”“文化促议事”5个议事平台,通过“议题收集+议题审核+议题确定+议题协商+结果公示+结果采纳+结果落实+结果评价”的“八步”议事程序,形成“村‘两委’、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党员老干部”组成的“五员参与”议事会主体,探索出“1158议事协商”工作法。

2024年双碑村共协调开展协商议事6场,参与172人次,成功协商解决事项5件,真正实现了在党建引领下的“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筹、民事民办、民事民评”。

“通过村级议事协商,不断健全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双碑村议出了孝老爱亲、善良勤俭的淳朴民风、村风,切实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效促进了双碑村的和谐发展,让村民在议事协商中求出利益需求‘最大公约数’。”郭长全说。

西安雁北社区

小站点架起“暖心桥”

冬至时节,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街道雁北社区的温暖故事正在更新。

在中铁一局李家村东院小区邻里服务站内,“百人饺子宴”上传来欢声笑语,老人们围坐一堂,指尖翻飞的面皮裹住幸福滋味。与此同时,雁北社区党委在“碑邻驿”服务站点举办“‘艺’路同行,冬至暖‘新’”主题活动,为奔波的骑手送上热气腾腾的饺子。

“买菜难、看病远、办事烦”,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琐事,却成为困扰独居老人的心头大事。雁北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许多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家门口把事办成”。

为此,雁北社区成立一站式邻里服务站,将家政、娱乐、医疗等服务功能有机整合,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雁北社区党委副书记甄爱介绍,服务站采用“党建5+1”特色助老模式,由小区党支部书记担任站长,4名楼长、1名服务长组成。邻里服务站的日常运转涉及小区居民、社区院长、辖区民警和包抓部门的通力协作,以“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的服务目标,让老年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贴心周到的关怀。

“服务站里总是热热闹闹的,今天办生日会,明天开养生课堂,平时大家自发组织唱歌跳舞,邻里之间其乐融融。”中铁一局李家村东院小区居民、邻里服务站副站长杨樱说,“自己每天生活也很充实,看着老人们脸上的笑容,感到这份付出特别值得。”

在织就一张“医养结合、身心并重”的全面养老服务网方面,雁北社区也下足了功夫。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提供家门口的暖心服务:社区食堂每日供应营养均衡的餐食,让老人吃得放心;心理疏导定期开诊,帮老人解开心结;为独居老人免费安装的紧急救助呼叫系统,更为银发族的生活加了一把安全锁。

“现在生活踏实多了,遇到紧急情况,一拉绳子或者喊一声,社区工作人员马上就能赶到。”家住广电小区的93岁独居老人黄文彬对这套“救命系统”赞不绝口。

去年12月安装系统后,老人曾因误触呼叫装置,社区工作人员迅速赶到家中查看情况。这种一键响应的智能守护,让独居老人感受到“24小时有人守着”的安全感。

去年6月,西北地区首个“骑手友好街区”项目在西安市碑林区落地。在践行“友好”理念上,雁北社区通过绘制专属地图,划定专属停车位,增设换电柜、取餐柜等举措让骑手的送餐之路更畅通;为骑手们提供用餐优惠、休息场所和道路指引等更具温度的服务,不断探索友好社区建设的新范式。

要把以外卖骑手、快递员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凝聚服务工作继续做细做实,少不了一番绣花功夫。

“今年,我们社区将联合辖区内多家金融机构,以工会驿站为重要站点,推出‘硬件+服务’双保障,构建起覆盖工作生活全场景的暖心服务体系。”雁北社区党委书记、主任陈君芳表示,焕新升级的驿站根据骑手反馈及时更新和升级设施,提升骑手休息体验;设置金融知识宣传区、咨询服务台,根据骑手的收入特点和消费习惯,推出专属金融服务套餐,让这块空间生长出超越物理意义的精神加油站。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