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咸阳市秦都区聚焦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主动回应基层干部群众关切与期盼,以“轻车”“壮马”“畅路”为着力点,系统推进基层减负增效提能。
清单明责轻车驰,数字瘦身清风扬。紧扣“轻车工程”建设目标,以清单化管理、规范化整治为抓手,推动基层减负常态长效。一是构建权责清晰治理体系。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全面建立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部署要求,扎实做好街道基本履职事项、配合履职事项、上级部门收回事项“三项清单”编制工作,确保基层权责一致、资源和事权相匹配。二是建立村(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印发《秦都区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实施方案》,出台村(社区)级组织依法自治事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3项清单,清理规范村(社区)级组织和工作机制的挂牌事项624个。三是深化数字政务清风行动。关停僵尸网站及政务新媒体账号51个,建立410个机关微信群动态监管台账,推行“限时响应、定期清理、责任到人”管理模式,根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顽疾。
强基固本壮骏马,聚才赋能活源头。紧扣“壮马工程”建设目标,打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组合拳”。一是创新编制管理机制。通过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优化整合等途径收回编制资源,采取“减上补下”的方式向街道调剂30名行政编制,通过“编制保留、人员下派、区属街用”模式,选派34名区直执法骨干下沉基层。二是强化基层队伍力量。通过定向考录公务员、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等渠道补充专业力量,择优推荐村(社区)工作人员考录街道公务员10人,招录街道公务员6名,按“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目标,公开招聘100名社区工作者,同步清退街道借调人员100余名。三是落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精准选派54名乡村振兴指导员和6名驻村第一书记,推动政策、资金、技术等资源向乡村一线倾斜,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党建引领聚合力,机制赋能快道行。紧扣“畅通治理通道”核心任务,构建权责明晰、响应高效的基层治理格局。一是高位统筹聚合力。建立以区委书记担任总召集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及区委关于基层治理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加强跨部门工作统筹和协同联动,协调各方力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形成区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协调联动、街道有序承接的工作格局。二是考核倒逼抓落实。印发《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若干措施》,明确10大类32项工作任务,将破解难题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并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范围,建立定期研究、联系包抓、督查督办等制度,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三是平台融通提效能。创新探索打通区级网格化治理平台“数智咸阳”与区级“12345”马上就办平台壁垒,搭建起高效的问题流转与处理桥梁。针对街道职责权限内难以解决、需上级部门协调的问题事件,借助“12345”马上就办平台完善的管理、考核机制,精准交办至区级职能部门。对于需市级协助处理的问题,规范上报至市级平台,由市级部门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发与协调处置,确保基层治理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供稿:咸阳市秦都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