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党代表就是一面旗帜。聚焦党代表履职平台建设,西安市全面推动184个街道(镇)实现党代表工作室全覆盖。依托党代表工作室,各级党代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在碑林区张家村街道黄雁社区,驻室党代表走进“小红船”为民服务直播间,普及惠民政策,收集居民心愿。
在长安区郭杜街道居安路第一社区,社区党支部动员辖区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组建多支志愿服务队,提供政策宣讲、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
依托“红心向党,护佑健康”党建工作品牌,灞桥区狄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优化诊疗条件,加快实现常见病、多发病不出街道,大病康复回社区。
……
从便民服务到社区治理,从卫生服务到教育教学,西安市广大驻室党代表聚焦宣传方针政策、参与基层党建、接待党员群众、开展便民服务、积极领办实事5项任务做了大量工作,在传党情、听民声、解民忧、促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支部共建 “优质伙伴”进校园
新学期伊始,碑林区南门小学的“朋友圈”再次扩大。“我们最近正与和田、哈密、伊犁等地的博物馆商谈合作,计划借助其馆藏资源,进一步丰富‘博悟’系列特色博物馆课程内容。”2月21日,碑林区党代表、南门小学校长李宁说。
“博悟”系列课程脱胎于南门小学的“党建+”跨行业合作模式。2021年,南门小学与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省文物局签订支部共建协议,不断完善“馆校双师授课、校内校外共育”教学模式,推动文博教育进校园。
“老师把博物馆里的弓箭和科学课结合起来,带领我们进行了一场古今科技对话,射箭的力学原理非常形象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六(3)班学生胡羽鑫对馆校双师授课印象深刻。
与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的成功合作,打响了“博悟”系列课程品牌。目前,南门小学已与全国50余家博物馆建立联系,共同开发了“博悟·光影”“行走的思政课”“物象万千”等系列品牌课程。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开展党建活动要与教育教学联系起来,与教师成长、学生成才联动起来。”李宁介绍,为引导师生开阔视野、关心社会,南门小学党支部还与交警部门等的党支部签订共建协议。
“通过把不同领域的专家‘请进来’,我们打破了‘关起门来办学’的局面,让教师接触到更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获得更多增长本领、交流展示的机会,让教育实现‘破圈’生长。”李宁说。
党建引领 集体经济“壮筋骨”
眼下,正是管护猕猴桃园的关键时期。2月18日,在周至县楼观镇焦镇村猕猴桃产业园,西安市党代表、焦镇村党支部书记屈晓民查看新修剪的果树。
“我们村的猕猴桃产业起步较早,这也导致果树面临老化问题。通过组织党员学习先进经验,拓宽产业发展思路,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对60%以上的园区进行改造。”屈晓民说。
在屈晓民带动下,焦镇村积极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和龙头企业优势,统筹用好农技专家、“土专家”和创业能人等力量,探索猕猴桃产业“升级之路”。
2024年,焦镇村启动90亩高标准猕猴桃示范园改造工作。“我们尝试把猕猴桃嫁接在水杨桃砧木上,增强果树抗病能力,改善果树品质。”屈晓民说。
屈晓民还发动村民推行间伐管理,将猕猴桃树的种植密度从亩均250棵降低到80棵。屈晓民说:“我们测算过,这能大幅提高单株产量,让亩产增加25%。”
“去年开展试点后,村民的积极性一下就调动起来了。今年,我们要再改造2000亩果园。”屈晓民说。
在改造果园的同时,焦镇村采用“政府引导+企业投资+村党支部动员+群众加入”模式,与本地龙头企业西安异美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深度绑定,实施产业项目。2024年,该村猕猴桃产业产值超过5000万元。
2月16日,万吨冷库门口,八九辆半挂卡车陆续到位,等待装车。“好果不愁卖,现在是客商追着我们签单呢。”西安异美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卫兵说。
民呼我行 “小事”即办暖人心
2月17日,在鄠邑区宝苑小区,居民石琼伟轻松找到一处车位,顺利停好车。“党代表办事就是利索,及时增加了小区停车位,解决了大家的烦心事。”石琼伟说。
“小区车位少,‘抢车位大战’时常发生。”西安市党代表、鄠邑区甘亭街道人民路社区党委书记白利娟说,“由社区党代表工作室牵头,经多次走访、协商,我们对小区里不适合绿化的空地进行了路面硬化,增设车位,缓解了停车压力。”
依托党代表工作室,人民路社区将辖区8位党代表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打造党代表贴心服务团队,通过设立党代表公开接待日、打造“掌上说事圈”等方式,畅通群众线上线下诉求反映渠道,2024年办理民生实事26件,为138名群众解决急难愁盼。
在西安市参加驻室的5000余名全国、省、市、区(县)、镇(街道)五级党代表围绕服务群众展开生动实践。西安市委组织部将持续发挥先进党代表工作室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党代表驻室活动向农村、社区、企业、单位等延伸,让党代表更好联系党员、服务群众、发挥作用,为促进西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