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石泉县中池镇:学用“千万工程”经验,
绘就和美乡村万千之美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1-23 11:18 作者:李本豪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今年以来,中池镇党委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和美宜居乡村上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一件事情做到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决心,坚持多点发力、领域联动、纵深推进,托起群众幸福安康、守牢群众生命财产、营造崇德向善氛围,“三新”中池远景规划的轮廓日渐清晰。

党建引领聚干群之心,绘就善作善为、干事创业之美。成功之基,关键在人、根本在干,激活干部、群众“内生动力”,汇聚“向心之力”,星星之火可成燎原之势。一是永葆政治引领“想干事”,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抓实抓牢思想政治建设,总结运用历次主题教育经验,紧密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要求,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旗帜领航先锋行”活动等为驱动,不断强化干部作风能力建设。二是建强战斗堡垒“能干事”,聚焦基层党组织“强基提质”目标,做优做强选育管用“递进链”,运用“导师帮带、教育培训、实践锻炼”三项“充电蓄能”举措锻造出一批可堪重用的“生力军”。结合“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采取党委书记、联村领导、“两委”班子“三方共抓”工作模式,推动“一类村”巩固提升,“二类村”争先进位,“三类村”整改整治,实现全镇村(社区)党组织工作水平提档升级。三是发动群众“干成事”,以支部为阵地,党员为先锋,结合入户走访、院坝会、村民大会等形式做好惠民政策、法律规范、兜底保障、风险防范等宣讲,发挥能人大户、孝义典型等“关键少数”示范带动作用,为百姓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凝聚推动发展强大合力。

法治建设促社会安定,绘就睦邻友好、治理融洽之美。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明事肯干则做之能成,尊重人与自然之规律,促成人与社会之安定。一是以人民幸福为己任,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完善村(居)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居)民议事会、理事会等议事协商机制,扎实落实“两说一商”工作法,今年以来全镇收集、排查矛盾纠纷累计88件,通过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化解率达98%以上。二是以百姓安康为担当,深入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强化涉黑涉恶线索排查,以书记民情“三本账”为统揽,以“321”基层治理模式为抓手,畅通涉黑涉恶线索“线上+线下”举报途径,统筹辖区治安力量常态化巡防巡查,让扫黑除恶始终处于高压态势不降温,今年以来,我镇未发现涉黑涉恶相关问题线索,“无黑无恶”创建成效明显。三是以重点人群为关键,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和诈骗打击,组织行业站办开展重大突出风险隐患领域排查整治工作,制定《中池镇“无诈镇、村(社区)”创建活动暨全民反诈工作实施方案》《中池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通报约谈和责任追究办法》等系列文件,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宣讲活动150余次、发放宣传单30000余张、入户宣传5000余次、出动宣传车100余次、微信公众号推送防诈反诈相关信息100余次,全年重大风险隐患事件、受诈受骗事件零发生。

孝义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绘就民风淳朴、崇德向善之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一是让文化阵地“强起来”,聚焦文化设施基础,统筹镇域文化资源,持续配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软硬件设施,充分发挥“头雁工作室”“妇女议事会”等特色场所功能,各村(社区)同步配套室外活动广场、体育健身器材、“农家书屋”阅读区域。现有在册图书11184册,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二是让文化活动“火起来”,聚焦文化惠民,添彩百姓生活,打好“县镇村”三级联动“组合拳”,开展戏曲进乡村文艺汇演8场,镇级举办农民丰收节1次,村(社区)播放公益电影132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会24场,结合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佳节开展文化活动7次,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文化生活的“热度”和“温度”。三是让优秀文化“活起来”,持续巩固孝义文化示范镇成果,以孝义善举培育“十个一”工程为总抓手,构建“志愿+”服务模式,开设“我在中池有棵树”、“孝义善举润新风·暖心关爱夕阳红”等主题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40余场次,服务3000余人次。全年开展道德评议36场,评出正面典型62个,选树孝义典型10人,其中5人荣获第一届“石泉好人”称号。

(供稿:石泉县中池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