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彬州市新民镇:探索“432”工作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质效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12-18 17:24 作者:刘芳兰 李继勃

近年来,彬州市新民镇党委不断探索“枫桥经验”特色实践,建立“432”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

把好四道关口,实现矛盾纠纷早预防。镇党委始终把科学决策作为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性工作,防止决策不当、考虑不周引发矛盾纠纷。邀请法律顾问、职能部门、纪检部门、“两代表一委员”等把好法律关、政策关、廉洁关、风险关等。通过对征迁程序、流程、相关文件把关,及“两代表一委员”及与决策利益关系密切的群众代表全程参与,使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法治化轨道,使矛盾纠纷量大幅下降。今年以来,镇党委共邀请各方参与重要事项决策会议13次,征集各方意见35条,未发生因决策不当产生的矛盾问题和网络舆情。

拓展三个渠道,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依托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以小区、村民小组、企事业单位为单元将全镇划分为98个综合网格和32个专属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由村(社区)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担任,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清的优势,常态化下沉网格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掌握苗头性问题,第一时间介入处置。对反馈的苗头性问题,按照分行业、分区域交由相关领导干部带头及时核查处置,第一时间进行化解,一时不能化解的及时对当事人进行说服引导,严防事态扩大。针对领导交办的倾向性问题,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站所,及时组成工作专班,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走访核查,掌握情况,最大限度防止问题进一步发酵。今年以来,130名网格员通过日常巡查、入户走访等形式,排查矛盾纠纷843起,核查并妥善处置各类涉稳风险隐患34起,实现了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掌握、早介入。

用好两个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早化解。用好政法工作专班机制。政法工作专班每月召开一次专班会议,对排查、掌握的信访矛盾逐案进行会商研判,查症结、理思路,制定解决方案。对于单一矛盾纠纷,由镇村干部及时介入,面对面讲清政策,通过情理相融的方法化解;对于疑难复杂矛盾纠纷,采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融法、理、情于一体,引导和支持当事人合理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化解矛盾,避免引发信访问题。用好综治中心联调机制。镇党委充分整合综治、信访、司法、法庭、派出所、便民服务中心等机构资源,建成融综治维稳、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化服务平台。设立言和工作室、法官工作室(便民法庭),对矛盾纠纷,实行“三级三轮”调解,由村级调解员进行首轮调解,调解未果后转入镇二级调解,由镇调解员进行第二轮调解;调解仍未果,再由诉源治理中心进行诉前调解,第三轮调解未果直接导入立案诉讼程序,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形成了“党委引领、各方参与、优势互补、调解优先、司法终局”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新格局。今年以来,成功化解矛盾纠纷809件,依法调处并通过司法确认121件。

供稿:彬州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