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渭南市华州区:探索集体经济发展“四动路径”
唱响乡村全面振兴“一出好戏”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12-16 17:01 作者:万素晨

近年来,渭南市华州区创新探索集体经济发展“四动路径”,坚持强党建、聚人才、优村企、兴产业,立足“党建+”发展思路,引导集体经济高效率开发、差异化经营、多环节联动、一体化建设、集群式管理,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沃土”、经济增长“新高地”、群众增收“新引擎”,唱响乡村全面振兴“一出好戏”。

“党建带动”搭台筑基。探索“党建+产业”破圈融合特色路径,建强党员队伍一个堡垒,育优“内培+外引”两支团队,理清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村党组织书记领办企业项目、镇(街道)党(工)委督导责任等三张清单,搭建政策“开方子”、支部“建班子”、强村“夯底子”、群众“想法子”“四子联动”的“1234”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新思路。深入实施“党建引领 数商兴农”行动,推动党组织领办共享式“红色助农直播间”,实现从“低头种地”到“上网吆喝”,变“大数据”为“新农资”。定期召开全区农村党建暨集体经济发展观摩会,搭建产业发展擂台,激发集体经济发展内在活力。

“能人牵动”布景塑形。实施“头雁”领飞、“家雁”齐飞、“鸿雁”高飞、“雏雁”竞飞“四雁工程”,推进“聚才筑巢 兴产延链”行动,把党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培育“四雁”人才1246名,储备40岁以下村级后备力量456名,建立300名优秀农业骨干人才和乡土人才信息台账,打造20个村级集体经济示范点,“四雁”人才躬身入局,化身管理员、技术员、销售员,塑造一支深深扎根土地的队伍。如今,一大批“牛书记”“羊代表”“马经理”不断涌现,奏响了致富曲,打好了发展牌,绘就了强村梦。

“村企联动”伴舞助兴。因地制宜推广村级集体经济“十种模式”,抓实村企联建,实施产业项目33个,扩大南堡村“红色村”试点效应,组建蔬菜、水果、花椒等5家联合社,村集体以经营性财产、房屋租赁等入股企业,企业为村民提供农资、技术、营销等信息,实现村企资源优势互补、联动共赢。镇党委为村企“点对点”开展“保姆式”服务,助力选准发展项目,聚沙成塔、握指成拳、合力成势,全区创建的皮鞋、挂面、电热毯、生活用纸等“村社工厂”已经成为产业致富的“摇钱树”。

“产业推动”奏乐和鸣。立足资源禀赋,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聚变效应。坚持把塑造优质品牌作为提高村级产业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全区建成各类现代农业园区39个,获得国家无公害蔬菜认证4个,绿色环保产品1个,无公害畜产品6个,注册产品商标42个。依托院社合作平台,成功培育“华州杏李”“水果西红柿”“羊肚菌”“果沁农庄”等农产品和品牌,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建立高效果蔬、工贸服务加工、乡村文化旅游、特色干鲜杂果、有机蔬菜山货等五大产业聚集区,念好绿色“山水经”,打造产业致富“聚宝盆”。

(供稿:渭南市华州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