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紧紧围绕“建强党组织领导核心”任务,扎实开展易地搬迁社区“六好双优”党组织创建工作,着力推动易地搬迁社区党建覆盖度、搬迁融入度、服务契合度、群众满意度“四个提升”,全面提升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整体质量和水平。
健全组织体系,提升党建“覆盖度”。每季度对易地搬迁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情况开展一次摸排,及时更新156个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党员信息,建立基础台账,掌握底数精准管理,推动搬迁安置点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持续深入开展易地搬迁社区“六好双优”组织创建和“评星晋级”活动,结合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工作,细化完善8个单独设立的易地搬迁社区星级创建计划任务表、晋级方案及细化创建举措,对已创建“五星”党组织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同时梳理各社区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共驻共建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推动2024年计划创建的3个“五星”党组织进一步取得成效,着力实现“一社一特色、社社有亮点”。
优化管理机制,提升搬迁“融入度”。健全“双网管理”制度,建成以“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为基本框架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动态延伸、全面覆盖的管理服务格局。推动网格实体化运行,实现“多网合一”,划分“放心户、关心户、连心户”,实施“绿黄红”三色管理。推行移动网格员发现“微问题”、认领“微项目”,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服务全覆盖”。制定深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促进基层治理水平提升七条措施,定期对物业服务企业“两个覆盖”情况进行专项排查,适时召开社区物业党建联席会议解决突出问题,引导物业公司联合社区党组织组建“四队一会”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形成“镇党委统一领导,搬迁社区党支部为核心,物业公司党支部配合,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和社区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工作体系。
选培骨干力量,提升服务“契合度”。对全县800人以上的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和单独成立的易地搬迁社区选派第一书记15名、驻村工作队员30名,实现驻村人员选派全覆盖。建立“日常监测+工作纪实+精准考核”体系,严格落实每日签到、工作日志、“双签字”等管理制度,同时强化督导检查,进一步传导压力、夯实责任。持续加强社区后备力量培养,建立后备力量人才库,为8个单独成立的搬迁社区常态化培养储备19名后备力量。印发《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注重将发展党员指标向易地搬迁社区等重点群体倾斜,确保每个社区党组织每两年至少发展1名35岁以下年轻党员,每年至少培养1名35岁以下且常态储备2名入党积极分子,不断充实搬迁社区服务力量。
强化保障措施,提升群众“满意度”。制定《白河县规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办法》,扎实开展搬迁社区制度牌匾清理规范工作,按要求清理制度牌匾140余块,有效规范社区机制牌子,聚力把每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党性教育的红色阵地、党群连心的温馨家园、党建引领的醒目窗口。全面落实社区办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和党建工作经费,及时协调县财政局足额拨付新建搬迁社区干部补贴,保障社区各项工作正常高效运行,让社区干部安心为搬迁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结合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到社区“双报到”为民服务活动,扎实开展“一社区一年10件实事”活动,动员党员干部深入搬迁社区,切实为搬迁群众办好一批实事、好事、暖心事,不断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供稿:白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