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探索新机制 开创新局面

——黄陵县建立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两包两带”机制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09-30 16:06

近年来,黄陵县紧紧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重大使命任务,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组织振兴为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创新推行以“党员县级领导包片、部门单位党员主要负责人包村和强村带弱村、大户带小户”为主要内容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两包两带”机制,推动组织联合、资源整合、力量聚合,举全县之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强化“包”的责任,让干部力量在一线汇合。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包片、部门单位党员主要负责人包村的“两包”责任体系,通过合理划分片区、落实包联责任,推动领导指挥在一线、责任落实在一线、干部作为在一线,充分激发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一是注重精准分片。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人文相通”的原则,将全县105个村划分为24个片区,每个片区覆盖3至5个村,至少有1个产业兴旺、优势明显、基础较好的强村示范牵引、辐射带动。坚持“全县一张图、一镇一品牌、一片一特色”,聘请浙大、上海交大等专家团队编制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片区实用性村庄规划,县镇两级全覆盖选派乡村振兴规划师,并将规划转化为1352个具体项目,推动连片规划、连片实施、连片提升。二是注重精准包联。结合领导分工、聚焦部门职能、立足片区实际,由24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挂帅”包片,全面负责片区乡村振兴工作,先后召开120次片区协调会抓推进,开展240次调研走访摸实情,建立片、村、组、户任务清单明责任,推动解决产业发展、民生诉求、信访积案等115个;选派105名县直部门单位党员主要负责人担任“特派专员”一对一包村,牵头制定实施村级发展计划和3年帮扶计划,蹲点调研理清发展思路520条,到村入户开展工作2800余人次,实施惠及群众的民生项目320余个,以真包实联、真抓实干凝聚起连片发展、村村提升的强大合力。三是注重精准实施。建立“县委主导、专班推进、乡镇主抓、片区牵头、村级实施”的“五级联动”工作推进机制,县级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双挂帅”,18个县级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综合协调、政策业务、宣传培训、规划衔接、督导考核5个工作组和1个智库团队为“作战中心”具体推动。实行“一图两清单”(“两包两带”作战图、领导包片责任清单和部门包抓任务清单),做到任务分解到位、责任明确到人。坚持“周例会、月调度、季讲评、半年总结、年度考核、第三方评估”机制,先后召开周例会60次、月调度12次、季讲评4次,形成上下贯通、条块结合抓落实的新格局。

激发“带”的活力,让优势资源在一线整合。通过“强村带弱村、大户带小户”,让村与村结盟、户与户结对,实现抱团发展、合力发展,推动村级组织由“弱”到“强”,产业发展由“散”到“合”,农户由“贫”到“富”,筑牢村级持续发展、群众共同致富根基。一是组织共建。以片区为基本单元组建成立24个联合党总支,由镇(街道)包抓领导担任党总支书记,片区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委员,组织召开联席会议56次,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8次、学习培训65次、讲授专题党课35次,以党员联管、会议联开、活动联搞、服务联动为重点,先后建成省级标准化示范村8个、市级标准化示范村36个,6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实现转化提升,培养储备了216名村级后备力量,18名致富能手进入村“两委”班子,94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扎根一线,全县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充分激发,锻造了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二是发展共谋。坚持示范带动、资源联动、发展互动,以联合党总支为“中枢”、联建村为“节点”,优选片区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的43个示范强村结对帮带62个发展相对滞后的中等村和薄弱村,在带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先后整合各类资金1.12亿元,因地制宜实施特色产业项目346个,建成“五新”果园3万余亩,卫生改厕2145户,清洁取暖6000户,完成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6个,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天然气管网延伸到6镇(街道)50个村,帮助产销对接300余万元、转移劳动力750人,培育党员创业骨干200余名,将“各吹各的号”变为“齐奏交响乐”,推动村级发展由“单打独斗”到“抱团作战”。2023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9523.1万元,5万元以下集体经济“薄弱村”实现清零,90%以上的村都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全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783元、增长8.8%,分别高出全省、全市4.4、7.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过去一年的2.61缩小到2.41,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三是农户共富。全面摸清农户实情,分类建立工作台账,突出供需对接、精准匹配,引导村“两委”成员、党员以及在产业、技术、营销、经商、劳务方面有帮带能力的“五类大户”649户与1658户一般户、脱贫户和“三类户”结对子,通过转移就业、产业托管、土地流转、技术改进、产品销售“五带动”,推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大户流转小户土地1200余亩,领办创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兴经营主体13个,培育庭院经济经营户1000余户,托管“小、散、弱”果园350余亩,发展中药材、梅花鹿等特色种养户300余个,帮助销售农产品280万元,联系提供就业岗位115个,实现先富带后富、户户有增收。

发挥“考”的效能,让干事热情在一线聚合。坚持平时考与年终考“两考”相结合,突出目标管控和结果导向、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以真考实考激励干部真包真联、实干担当。一是以考定责。制定出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两包两带”《年度考核工作方案》和《工作实绩考核实施细则》,针对“保留提升型、城乡融合型、搬迁撤并型、特色保护型、留白过渡型”五类村,设置7个方面35项差异化考核指标,以科学精准的指标体系细化责任、量化任务,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二是以考亮绩。实行捆绑考核,各村考核分值作为包抓单位考核分值,辖区内各村考核平均分值作为镇(街道)考核分值,每半年开展一次“亮榜”考核,在优秀和一般等次中分别确定2个“红榜”、2个“黑榜”,让先进有干劲、后进有压力。委托第三方机构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开展考核,综合平时考核、社会评价等确定年度考核结果,确保考得准考得实。三是以考促干。坚持把考核结果与涉农资金倾斜、支持发展需求结合,与选拔任用干部、评先奖优和问责追责结合,实行考核结果“一票定档”,对年度考核前10位的村全力保障乡村振兴资金需求,前30位的村优先安排涉农资金,对后30位的村核减30%涉农资金,对后10位的村核减50%涉农资金。对排名靠后10个村的包抓部门单位,年度考核直接确定为一般等次,主要负责人不得提拔任用或进一步交流使用,对年度考核末尾的行政村和包抓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和约谈;对包抓成效明显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村“两委”班子成员优先推荐参加乡镇公务员考试,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凝聚起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供稿:黄陵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