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白水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目标责任考核新路径,不断完善考核体系,在指标设置上下功夫,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着眼于“精”,规范设置指标。充分发挥县考核办的主导牵头作用和职能部门的主体主责作用,针对内容相似、类别相同的指标进行合并,确保指标精准性。严格执行考核指标准入退出制度,提高考核指标准入“门槛”,优化考核评价的指标设置、频次周期、方式方法等,坚持考少、考精、考重点原则,要求各职能部门严格控制任务下达范围,逐步剔除5项进入常态化工作的指标,突出考核重心,将部分必须纳入的指标列为负面清单指标,做到目标要求与岗位职责相统一,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与责任主体的履职情况相统一。
致力于“细”,提高指标质量。按照镇(街道)、党群、政府、双管4个不同序列对全县82个单位进行考核。基层党组织建设、意识形态等共性指标,在共性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各镇办、各部门承担职责不同,设置个性工作,进行差异化考核。在职能工作指标内容设置上,严格把关,加强管理,严格审核指标内容,对任务不明确、目标不清楚、工作不量化的指标,重新指导报送,细化考核内容。单项工作制定特定考核办法,从考核范围、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三方面加强单项工作考核,有效解决考核办法不科学、被考单位任务及办法不清楚等问题,确保各单位把功夫下在平时,工作成效有所提升。
立足于“实”,突出考核重心。以省市考核新精神、新要求为导向,以突出“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工作拉动需要为目的,重新考量考核指标,实施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考核。指标设置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不断优化指标体系。职能部门依据职责不同、工作重心不同,新增“重点亮点工作”指标,突出考核主责主业服务质量提升和创新发展成效;镇(街道)依据产业发展不同、地域文化差异,新增“特色工作”指标,突出考核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振兴成效,以高质量考核指标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供稿:白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