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武功县大庄镇金店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小森介绍网格管理平台。
三夏时节,在武功县的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身着红色马甲,或协调农机的维修保养,或帮助群众收麦晒麦,或排查安全隐患。他们,就是武功县的村(社区)网格员。
武功县在全县183个行政村推行“党建+网格”工作,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持续优化网格体系,把服务触角延伸至每一户居民,实现管理单元最小化、服务效能最大化,让幸福之花处处绽放。
数字治理更智慧
“王梅梅家的麦子成熟了,子女不在身边,需要网格员帮助割麦。”
“北店组何宏春家门口有少量建筑垃圾,需及时清运。”
“挖掘机占用生产道路,影响农忙时的交通。”
……
6月5日,走进武功县大庄镇金店村,网格事件动态在金店村的网格管理平台大屏幕上一目了然,事件上报时间、解决人、事件解决状态等信息清晰呈现。
“这是村里5月正式推广使用的数字乡村智慧化平台。群众只要扫二维码登录账号,就能通过平台咨询政策、发布事件、查询信息等,还能浏览村里的新闻。”金店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小森说。
金店村是武功县大庄镇“党建+网格化”治理的示范村。金店村将835户群众划分为4个二级网格、38个三级网格,依托智慧乡村建设,创新搭建智慧化平台,定人定责定岗进网,明确职责清单、工作流程,限时办结、闭环管理,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服务。
“我们的网格员除了村干部,还有本村的乡贤、退休教师、退役军人等。他们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家家户户是啥情况都知道。有了智慧化平台,群众可以随走随拍、随时上报。每天网格员还要巡逻2个小时,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网格内就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我们把小网格变成了站在服务群众最前端的哨岗。”金店村村委会副主任李纯丽说。
“我们把网格化创新管理作为基层治理的根本抓手,依托智慧化平台,把党建、综治、民生等各方面事务整合起来,强化党建引领,织密‘一张大网’,争取做到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党组织、就有网格员。”武功县大庄镇党委书记马峰说。
及时服务更暖心
6月5日17时30分,武功县普集街道人民西路社区食堂门前排起长队。
“今天有油饼,特意早点赶来排队,来晚就卖光了。”
“咱食堂的饭又实惠又好吃,邻居们都爱来。”
……
排队的群众聊着天,话语中满是对社区食堂的认可。
过去,人民西路社区食堂只针对60岁以上居民开放。今年初,不断有群众向社区表达想在食堂吃饭的愿望。“我们注意到社区里一些留守儿童、残疾人在用餐方面也存在困难。当时,社区人手紧张,我们考虑引入第三方专业运营机构。”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春凯说。
王春凯带着社区网格员走访了7家从事食堂餐饮外包的企业,但都因为企业认为该社区客源不固定、用餐人数不足没能达成合作。社区决定自己干——在过去一名厨师的基础上,再聘请一名工作人员;备餐、开餐时,网格员、社区爱心志愿者就过来帮忙。
向全体社区居民开放后的人民西路社区食堂深受群众喜欢,群众和网格员、社区党员的联系也更密切。
网格员活跃在基层治理一线,用脚步丈量网格,用服务赢得民心,有效解决困难,促进和谐家园建设。
3月的一天,家住普集街道商贸大厦小区居民楼的常玲玉发现,自家的墙皮像被水浸泡过,有的地方已经出现脱落,但她家楼上并没有人住。她在单元门口看到了社区网格员蔡佳宝的联系方式,就联系网格员上门走访。
网格员蔡佳宝和洪银辉走访了常玲玉楼上楼下的多家邻居,发现墙皮被水浸的情况不止她一家,便代表群众出面联系小区的业主委员会查原因、想办法。经查,楼体在修建时没有给侧墙做防水处理,接连下雨,雨水不断冲刷楼体侧墙,水慢慢渗入墙体。
“社区网格员不但帮我们找到了问题,还在解决过程中帮我们紧盯关键环节,沟通各方,非常认真负责。现在,楼外墙涂了防水材料,还涂了真石漆,雨季到来时我就不怕家里掉墙皮了。”常玲玉点赞社区网格员的工作。
普集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文伟说:“社区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积极动员辖区内县直机关348名党员干部及35名居民党员加入社区网格化管理队伍,落实‘党建+网格’的工作机制,为深化网格治理注入了‘红色动能’。”
共治共享更高效
初夏午后,武功县小村镇正村群众王满望在自家门前的村组路上晾晒麦子。盛放的海棠花与地上金黄的小麦相呼应,构成一幅美丽的图景。
“说起门口这条路,还得感谢咱村党支部和村里的党员志愿者。”王满望说。
2021年,正村村干部换届选举后,村党支部制定了本村的5年计划,其中有一条就是在5年内将村里的5条主干道进行扩宽、加高、绿化。
但是,路还没有开始修,村里就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
基层治理,需要党员带头冲锋,更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正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建森和村里的60名网格员统一思想、下定决心,不管再难,都要每家每户去劝说,让群众理解村里想为民做实事的初心。
侯义成和张世峰是村里的老支书,二人在计划先整修的南一街挨家挨户给群众做工作。
“路修宽,过年各家汽车回来,也不会堵车了。”“咱不仅是扩宽道路,还会在路面下埋设排水管道,以后下雨天的雨污水直接就从排水系统流走了,不会冲到农田里。”“咱们修完路,还会给每家门口修一个小花坛,村上统一发放树苗、花籽,你还能自己种点菜,既美观又方便。”……
一天一天说、一家一家劝,一条280米的路终于修完。
“让我们没想到的是,这条路起到了示范作用,群众看见南一街宽敞整洁了,反过来主动找村干部,要求先修他家门前的路。更让人欣喜的转变是,群众对村里的事务也更加关心和支持了。”李建森说。
路修宽后,村里的党员模范带头、群众积极参与,清扫保洁街道16次、清运柴草垃圾“三堆六乱”86车、刷白套红行道树木312株,村容村貌彻底改观,党群共建活力得到激发。
武功县小村镇党委书记梁军刚说:“网格治理就是要把话筒交给群众,搭建沟通交流平台,调动村民参与网格事务和网格治理的积极性,实现共商共议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