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彬州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着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强化组织引领,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10条措施和32项年度实事硬事清单,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管理、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内容,明确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目标任务、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围绕抓党建促振兴领办创办“书记党建项目”,4个镇紧盯发展特色产业,带动6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0万元,水口等6个镇围绕发挥“两个作用”,推行“说事议事”模式、“代办帮办”机制等,解决群众急难愁盼30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600余件。
推进强村富民,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紧盯“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标准,深入开展村级组织活动阵地提升行动,制定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指南,彬州市财政列支820万元、市管党费列支310万元支持改造提升活动阵地66个,成功创建市级示范镇5个。以组织联建推动资源联享、产业联旺,建立联村党组织10个,覆盖32个行政村,发展产业项目18个,带动周边群众稳定就业1200余人。持续深化“评星树旗、追赶超越”活动,建立“星级党组织”和“红旗村”评选机制,先后命名“星级党组织”21个、“红旗村”32个,发放81.2万元奖励村干部205人次。
育强人才队伍,集结乡村振兴“主力军”。实施乡村振兴主题培训,每年对镇(街道)领导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开展集中轮训。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赴山东潍坊、浙江衢州等地开展培训,让村党组织书记长见识、增才干。推行村集体经济发展收益与村干部补贴挂钩机制,将村集体年经济经营性纯收入的10%,最多不超过10万元作为奖金,按照能力贡献对村“两委”干部进行奖励。建立乡村振兴特派员机制,首批选派10名退出领导岗位干部担任乡村振兴示范村特派员,为村级发展争资争项、献智出力,累计争取各类资金2230万元,发展经济作物5500余亩,5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50万元。
(供稿:彬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