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武功:推动“校县合作”模式 共谱产教融合新篇章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06-04 14:16

近年来,武功县搭上电商创新快车带动文旅等产业综合发展。2023年,武功县GDP突破200亿元,县域经济活力不断释放,各类人才需求量加大。同时,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武功乡村振兴面临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素质不高等难题。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武功县依托临近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地域优势,探索地方与高校“牵手”、产业与科研“结缘”的“校县合作”模式,在产业项目发展、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多领域开展合作。校县融合发展,催生着武功产业迭代升级、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高校“最强大脑”参与顶层设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全面参与武功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是武功开展校县合作的一大亮点。

有了“最强大脑”的助力,武功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底气更足。

为了顺利推进校县合作,武功构建了“校县合作工作领导小组-校县合作协调联络工作组-4个协调联络小组”三层联动工作模式,健全深化校县合作工作专班推进制和成员单位责任制。

县校工作专班积极对接、及时协调解决校县共建工作中出现的技术困难和问题。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成规模、五年见成效”的工作思路,推动由一产向二产、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聚焦武功产业定位和明确发展方向,打造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模式,整体推动县域农业产业绿色、科技、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校县合作有序开展,由具有杨凌高校学习经历的16名现任科级干部组成4个协调联络小组,负责联系对接校县合作的项目、信息、技术、人才引进等。

校县合作除了顺畅的体制机制保障外,还离不开制度方面的顶层设计。

为此,武功县制定印发了《杨武校县合作人才交流实践锻炼办法(修订)》,旨在为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措施,解决引进交流人才的后顾之忧。出台了《武功县“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暂行)》,专家人才在产学研成果转化、项目合作、人才培育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资金支持、全程护航,全面构建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人才服务链条。

武功先后多次组团赴杨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地就加强校县合作、打造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进行交流、洽谈。双方共建了300亩小麦(玉米)育种试验基地,1100平方米培养高素质农民的后稷学堂和占地20亩的蛋鸡科技新双创研究院项目落户武功。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的猕猴桃溃疡病高效防控技术科技服务项目被省科协立项成功,在猕猴桃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孵化专业人才上提供多元化方案,打造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助力乡村振兴

“人才兴咸”大会暨“才在武展 智聚功成”武功分会,省市小麦、农机观摩交流会,项目路演活动……

武功以电商、猕猴桃种植等产业为切入口,通过搭建平台,邀请省内外专家人才来武功开展现场教学、劳动实践、技术研发等,推动校县合作向纵深发展。

武功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共建产学研教学实训基地8所,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13个,吸引600余名高校人才来武开展实训实习。

依托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示范基地、人才服务站等载体,从集聚人才、培育人才和服务人才三个方面探索“五大振兴”有效路径,为专家人才带头传技、科研攻关、技艺传承、培训交流等搭建平台,引导专家人才常态化服务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先后有40余名专家教授为相关企业、经济合作组织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开展研发。辐射带动引进西安交通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专家教授来武功开展各类产学研活动,2023年成功签约科研成果转化意向合作4个,产值412万元。

去年以来,武功县柔性引进高校专家教授20余人,开展现场种植技术培训20余期,受益群众超过1万人,先后为乡村振兴一线培育实用技术人才1000余人,有效解决了基层人才、技术短缺的难题。

科研在高校  转化在武功

如何才能激发校地双向优势,释放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倍增效应?

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是校县合作的关键环节。

武功拥有较为完善的专业农技推广体系,高校的新成果新技术能够顺畅地通过武功县的农业技术推广站、海鋈皇嘉专业种植合作社、秦牛智能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机构推广和落地。

为了畅通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转换“最后一公里”,武功创新专家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聚焦乡村振兴所需所求,先后引进2批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0名优秀青年人才来武功县各镇(街道)及农业、工业等县级部门担任镇长助理(主任助理)、局长助理等。通过引进人才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姻”,一批先进技术成果在武功转化落地。

目前,以陕西省辛辣蔬菜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尊练教授领衔的设施农业科技服务团队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黄丽丽教授为首的猕猴桃溃疡病高效防控科技服务团队来武功开展科技服务、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农业机械制造等其他多个领域专家团队也在陆续加入中。

武功秦牛农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开展深度合作,以“秦牛”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播种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为抓手,“科研在高校、转化在武功”的科研成果转化先行示范区初步建立,为现代农业插上了科技“翅膀”。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