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彬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新民镇党委坚决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着力构建“6+6”党建体系,扎实推进“村村提升、整镇过硬”活动,助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引领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聚焦队伍建设,实现有人管事。一是“项目领办”强动力。镇村两级党组织委员领办的41个党建项目均按照时间节点顺利完成,达到了预期效果。二是“回引人才”添活力。33个村(社区)支部“两委班子”实现了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退休老干部“四类能人”全覆盖,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显著提升。三是“人才驿站”提能力。邀请外联专家、技术骨干参与乡村治理、现代农业生产等重点工作,累计培养“土专家”“田秀才”135名,“头雁”引领作用发挥更充分,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的基础更坚实。
聚焦堡垒过硬,实现有地议事。一是站位全局抓谋划。成立高质量发展“作战室”,全盘谋划“一核、两心、三片区、四廊道、四园区、两城、两园”规划布局,镇域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明晰、时间表清楚。2023年,我镇排名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第三。二是改建结合促提升。坚持一村一策、改建结合的原则,制定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提升方案,截至2022年底,33个村(社区)全面达标,镇党委获评咸阳市“整镇过硬、整县提升”示范镇。三是平安建设兜底线。全面加强说事议事阵地建设,推广“老张调解室”“四三二”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实现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获评咸阳市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聚焦规范提升,实现有章理事。一是规范“一约四会”,推动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建设,炭店、早饭头2个村获评咸阳市级文明村,底炜、东坡等15个村荣获彬州市级文明村;二是抓好“三资管理”,试点推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一个U盾管审批,四部监督抓规范(村监委会核实、包片领导把关、分管领导确认、主要领导审定)”模式,实现由纸质记账向电子记账的转变,农村“三资”管理规范化程度大幅提高。三是做实“融合文章”。依托镇党性体检中心,开办“小马凳”学习班,讲“微党课”,切实把党建融入工作、融入日常,引导党员认真履职、依法用权,积极参与镇村治理和经济建设工作,确保了有章理事、规范办事、能办成事。
聚焦基础保障,实现有钱办事。一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8个村产业发展实现短中长相结合,实现集体增收320余万元。二是清单推进“三争一创”,详细制定“争资金、争项目、争荣誉、创先进”任务清单,明确了镇党委书记、镇长以及党政班子成员、科级干部争资争项任务。截至目前,累计争取各类资金1700余万元,对接拟实施项目183个。三是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实施“村定镇管市统筹”项目,建成活珠子加工厂1座,在建菊花茶加工厂、苹果脆片加工厂各1座。今年计划投资4885万元,完成承诺事项4类59个。
聚焦联建互促,实现有力干事。一是镇园联建。镇党委与园区党工委构建“1+4+N”联建模式,近三年征收土地4000余亩,搬迁群众1000余户,服务保障重点项目40余个,在咸阳彬州高端能源化工园区建设中彰显了新民担当。二是村村联建。在东坡等五个村联合打造千亩苹果产业示范基地,实现了集体经营,绿色无公害生产。2023年,80吨苹果走出国门,出口迪拜、哈萨克斯坦等国,创汇200余万元,先后被央视新闻、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三是社企联建。促成新城社区与咸阳不老帮公司合作,在建新民区域养老中心一座,筑牢了鳏寡孤独无助人员社会兜底服务基础。
聚焦常态管理,实现有责问事。一是建立“四步工作法”,通过“明确重点、聚焦中心、守牢底线、做好创新”,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二是实行“工作清单制”,通过“月初安排、月中促进、月末考核、季度排名”促进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三是推行“双述双考”制度,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前移监督关口,近三年累计查处违规违纪案件47起,给予党纪处分32人,政务处分15人。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及建设监督责任考核“双优秀”,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为建设“彬州市域副中心”而努力奋斗。
供稿:新民镇人民政府